时间: 2025-04-26 14:4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9:17
手植知何代,枞枞万盖齐。
韵清琴易写,干直鸟难栖。
惨淡连云坞,鬅鬙荫石溪。
刳明虽小用,曾照路人迷。
这棵古松是何时种下的,枝叶繁茂覆盖了整个地方。它的声音清脆如琴,易于书写;而树干笔直,却难以栖息鸟儿。景色惨淡,连绵的云雾笼罩着山坞,松树的阴影投射在石溪上。虽然树干上的空洞不大,却曾照亮过迷路的行人。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和文人交游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植物为题材,展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山林之中,刘子翚在自然的环境中感悟生命与时间的流逝。松树作为古老的象征,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积淀。
《古松》通过描绘一棵古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手植知何代”引入,带有一种追溯历史的情怀,似乎在询问这棵松树的生长经历。接着,诗人描绘松树的繁茂与清脆的琴声,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和谐。这里将松树比作琴,既是对其声音的赞美,也是对其存在价值的认可。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又提到“鸟难栖”,暗示虽然松树雄伟,但却孤独。它的直立与清韵并不能吸引鸟儿栖息,反而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接下来的“惨淡连云坞”,描绘出一个阴郁的环境,松树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孤寂无助。
最后两句“刳明虽小用,曾照路人迷”则回归到松树的功能性,空洞虽小,却能够照亮迷途的行人。这一转折不仅深化了松树的象征意义,也让人感受到古松所蕴藏的历史与智慧。整首诗通过松树的描写,折射出人生的孤独与希望的微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古松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孤独,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意义。尽管存在孤独和凄凉,但仍有光明指引迷途,这体现了希望与坚韧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古松》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韵清琴易写”是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曾照路人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