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

时间: 2025-05-02 12:44:56

诗句

是山来自古,与世类相忘。

雨染新苔翠,风吹老柏香。

神仙多汉魏,祠像半隋唐。

几许烟霞侣,相从老此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4:56

原文展示: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
作者: 李曾伯

是山来自古,与世类相忘。
雨染新苔翠,风吹老柏香。
神仙多汉魏,祠像半隋唐。
几许烟霞侣,相从老此乡。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自古以来就存在,与世间的纷扰似乎相互忘却。
雨水滋润了新生的苔藓,风中飘荡着老柏树的香气。
这里的神仙多是汉魏时期的,庙里的塑像大半是隋唐时代的。
有多少烟霞伴侣,愿意和我老在这个地方。

注释:

  • 是山:指的是酆都观所在的山。
  • 与世类相忘:与世间的事物相互忘记,表明山的宁静。
  • 新苔翠:新长出的苔藓,颜色鲜绿。
  • 老柏香:老柏树散发的香气。
  • 神仙多汉魏:这里的神仙多属于汉朝和魏朝。
  • 祠像:庙宇中的神像。
  • 几许烟霞侣:有多少烟雾和霞光的伴侣。

典故解析:

  • 汉魏时期的神仙:中国古代文化中,汉魏时期被认为是道教盛行的时代,许多神仙的故事和形象流传至今。
  • 隋唐时代的祠像: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相对繁荣的时期,许多庙宇和祠堂在这一时期建成,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艺术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擅长描写山水之间的宁静和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游览忠州地区时,旨在表现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怀念。诗中结合了个人的感受与历史的沉淀,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酆都观的深情与思考。开篇“是山来自古,与世类相忘”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山的悠久与世间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提醒我们放下尘世的烦恼,向往那份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两句“雨染新苔翠,风吹老柏香”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与古老的沉稳。新生的苔藓与老柏树的香气,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富有层次的自然意象,展现了时间在自然中的流逝与积淀。

后面的“神仙多汉魏,祠像半隋唐”则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对文化的尊重融入其中,表现了对古代神仙文化的敬意。最后一句“几许烟霞侣,相从老此乡”则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烟霞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友谊,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在自然与历史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我内心的探索,既有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悟,给予读者深深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是山来自古:这座山从古代就存在,暗示其历史悠久。
  2. 与世类相忘:与世俗的纷扰相互忘却,体现山的宁静与超脱。
  3. 雨染新苔翠:新长的苔藓因雨水而更加翠绿,表现自然的生机。
  4. 风吹老柏香:老柏树的香气随风飘荡,增添了自然的韵味。
  5. 神仙多汉魏:这里的神仙多是汉魏时期的人物,体现历史文化的深厚。
  6. 祠像半隋唐:庙宇中的神像大部分是隋唐时期的,表现古代文化的延续。
  7. 几许烟霞侣:有多少烟霞伴侣,表达对友谊和自然美的向往。
  8. 相从老此乡:愿意与这些美好事物相伴在此地,体现对故土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新苔翠”与“老柏香”,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拟人:烟霞被赋予情感,象征友谊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历史的追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永恒与宁静。
  • :象征生命的生机与时间的流逝。
  • :象征坚韧与古老的智慧。
  • 神仙:象征理想与文化的传承。
  • 烟霞:象征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曾伯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神仙主要来自于哪个历史时期? A) 隋唐
    B) 汉魏
    C) 明清

  3.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疏远
    B) 深切眷恋
    C) 无所谓

答案

  1. B) 宋代
  2. B) 汉魏
  3. B) 深切眷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人生短暂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杜甫的《登高》: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人生的苦楚,虽然主题略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游雪窦杖锡七首·妙高台 九月一日戴时可酒边 题扇画东坡 洞仙歌(寿卢竹溪) 与弟观侄津哭伯求弟道茅山泊东林寺坐雨 似法椿长老 沁园春·人生几何 次韵弟观雪中二首 其一 次韵董伯和镫夕有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伸结尾的成语 花红 鹏风 身将就木 圣像 鼻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初生之犊不畏虎 灵丹妙药 飠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床各梦 睚眦之忿 三杯两盏 威震天下 昂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