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2:29
宿岳市
作者:李曾伯 〔宋代〕
登陟天犹暝,栖回日已西。
形躯一萍梗,襟袖半尘泥。
夹道松成径,谁家花满溪。
定台凝望远,烟草正萋萋。
登高望远时,天色依然昏暗,太阳已经西沉。
我的身影如同浮萍,衣袖上沾染了半身的泥土。
两旁的松树形成了小路,哪家院子里溪水边开满了花?
我在定台上凝视远方,烟草正在茂盛生长。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浮萍与尘泥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作者介绍:李曾伯是宋代诗人,字子华,号东皋,擅长山水诗。他的诗歌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李曾伯的生活经历和对自然的热爱使他在诗中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李曾伯在岳市写下这首诗,可能是因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浮沉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宿岳市》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李曾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优美与生命的无常。诗的开头“登陟天犹暝,栖回日已西”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图景,给人以静谧而又惆怅的感觉。诗人通过“形躯一萍梗”来形容自己的孤独与漂泊,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渺小和对生命的思考。接着,诗人描写了夹道的松树和盛开的花,展现了生命的美丽与希望。在最后一句“烟草正萋萋”中,诗人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诗词测试:
诗中“形躯一萍梗”是用来比喻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个人的孤独
C. 自然的美丽
诗中的“夹道松成径”描述了什么景象?
A. 小路被松树围绕
B. 松树开花
C. 黄昏的景象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惆怅与孤独
B. 快乐与幸福
C. 愤怒与抗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