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6:21
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问君身世欲如何,付与渔翁欸乃歌。
未酩酊时须酩酊,得磨驼处且磨驼。
声名草木知谁是,功业旗常在古多。
百尺危楼聊吊往,薰风首夏正清和。
全诗翻译:
问你想要怎样的身世,送给渔夫那悠扬的歌声。
要在未醉之前就要酩酊,若能磨驼就继续磨驼。
声名如同草木,谁能辨认出谁是?功业的旗帜在古代仍然常在。
在百尺高楼上闲聊往事,熏风轻拂,正是清和的初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通过“渔翁”与“酩酊”的意象暗示出一种洒脱与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字景升,号慎斋,或称吴慎。生于南宋时期,以诗文见长,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频繁,诗歌成为表达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方式。吴潜在此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吴潜的《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通过轻松的语调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篇的“问君身世欲如何”直接引出对个人命运的探讨,似乎在询问读者对人生的期望与追求。接着以渔翁的歌声作为一种生活的象征,似乎在提倡一种随性而活的态度,抛弃世俗的繁杂与束缚。
在“未酩酊时须酩酊”一句中,诗人通过对醉酒状态的描绘,暗示了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洒脱,强调了在清醒时也要追求一种醉心的状态。接下来的“声名草木知谁是,功业旗常在古多”,则展现了一种对名利的淡泊,诗人意识到,真正的声誉与成就并不在于他人的评价,而是在于内心的满足与追求。
最后两句“百尺危楼聊吊往,薰风首夏正清和”则让整首诗转向自然的描绘,诗人在高楼之上眺望往事,感受到初夏的清风,似乎是在享受这一刻的静谧与安宁。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一个追求自由与内心平和的诗人形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一种自由与洒脱的人生态度,强调内心的满足远比外在的声名与功业更为重要。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与个人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渔翁”象征什么?
A. 自由自在的生活
B. 忙碌的生活
C. 忧伤的回忆
答案: A
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怎样的?
A. 非常看重
B. 淡泊
C. 忽视
答案: B
“薰风首夏正清和”描绘了什么样的季节气息?
A. 秋冬凛冽
B. 初夏温暖
C. 暴雨倾盆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对比,吴潜的诗更强调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与反思,而陶渊明则更多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归隐的理想。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