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

《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

时间: 2025-05-03 21:16:21

诗句

问君身世欲如何,付与渔翁欸乃歌。

未酩酊时须酩酊,得磨驼处且磨驼。

声名草木知谁是,功业旗常在古多。

百尺危楼聊吊往,薰风首夏正清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6:21

原文展示:

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问君身世欲如何,付与渔翁欸乃歌。
未酩酊时须酩酊,得磨驼处且磨驼。
声名草木知谁是,功业旗常在古多。
百尺危楼聊吊往,薰风首夏正清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问你想要怎样的身世,送给渔夫那悠扬的歌声。
要在未醉之前就要酩酊,若能磨驼就继续磨驼。
声名如同草木,谁能辨认出谁是?功业的旗帜在古代仍然常在。
在百尺高楼上闲聊往事,熏风轻拂,正是清和的初夏。

注释:

字词注释:

  • 欲如何:想要怎样。
  • 付与:交给。
  • 欸乃歌:渔夫的歌声,轻松愉悦。
  • 酩酊:醉酒的状态。
  • 磨驼:磨磨驼,形容漫无目的地消磨时间。
  • 声名草木:声名如草木般普遍,难以分辨。
  • 功业旗:功业的象征,指过往的成就。
  • 百尺危楼:高楼,象征着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 薰风首夏:初夏的温暖风。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通过“渔翁”与“酩酊”的意象暗示出一种洒脱与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字景升,号慎斋,或称吴慎。生于南宋时期,以诗文见长,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频繁,诗歌成为表达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方式。吴潜在此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吴潜的《水云乡和制机刘自昭韵三首》通过轻松的语调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篇的“问君身世欲如何”直接引出对个人命运的探讨,似乎在询问读者对人生的期望与追求。接着以渔翁的歌声作为一种生活的象征,似乎在提倡一种随性而活的态度,抛弃世俗的繁杂与束缚。

在“未酩酊时须酩酊”一句中,诗人通过对醉酒状态的描绘,暗示了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洒脱,强调了在清醒时也要追求一种醉心的状态。接下来的“声名草木知谁是,功业旗常在古多”,则展现了一种对名利的淡泊,诗人意识到,真正的声誉与成就并不在于他人的评价,而是在于内心的满足与追求。

最后两句“百尺危楼聊吊往,薰风首夏正清和”则让整首诗转向自然的描绘,诗人在高楼之上眺望往事,感受到初夏的清风,似乎是在享受这一刻的静谧与安宁。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一个追求自由与内心平和的诗人形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问君身世欲如何:直接询问对方对自己命运的想法。
  2. 付与渔翁欸乃歌:将这种思考寄托于渔翁的歌声中,象征一种闲适的生活。
  3. 未酩酊时须酩酊:在未醉之前,就要追求那种醉心的状态,表现洒脱。
  4. 得磨驼处且磨驼:形象地表达出一种消磨时间的悠然自得。
  5. 声名草木知谁是:对名声的思考,强调声名如草木般平常,难以分辨。
  6. 功业旗常在古多:功业的象征依然存在于古代,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
  7. 百尺危楼聊吊往:在高楼上闲聊往事,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思索。
  8. 薰风首夏正清和:描绘出初夏的美好时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声名比作草木,表达其普遍性。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加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一种自由与洒脱的人生态度,强调内心的满足远比外在的声名与功业更为重要。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与个人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翁: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 酩酊:代表一种洒脱的态度。
  • 草木:象征声名的平常与无常。
  • 百尺危楼:象征孤独与思索的空间。
  • 薰风:代表春夏的温暖与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渔翁”象征什么?
    A. 自由自在的生活
    B. 忙碌的生活
    C. 忧伤的回忆
    答案: A

  2. 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怎样的?
    A. 非常看重
    B. 淡泊
    C. 忽视
    答案: B

  3. “薰风首夏正清和”描绘了什么样的季节气息?
    A. 秋冬凛冽
    B. 初夏温暖
    C. 暴雨倾盆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
  • 杜甫的《春望》:感叹人生与历史的无常。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对比,吴潜的诗更强调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与反思,而陶渊明则更多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归隐的理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陈督干第一百二十五 罗山长存叟兄弟来谢宴山中 北行第九十 复入广第七十 明堂庆成诗 挽龚用和 误国权臣第三 又二绝 挽万监丞益之 议纠合两淮复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知几其神 牙字旁的字 嫩草怕霜霜怕日 象为 地下茎 品貌非凡 玄字旁的字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蒸民 尖顶 爿字旁的字 不废江河 遗筌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