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0:2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8:13
原文展示:
古意二首 崔国辅 〔唐代〕
玉笼薰绣裳,著罢眠洞房。 不能春风里,吹却兰麝香。 种棘遮蘼芜,畏人来采杀。 比至狂夫还,看看几花发。
白话文翻译:
玉制的笼子里薰着绣裳,穿好后在洞房中安眠。 无法在春风中,吹散那兰麝的香气。 种植荆棘来遮蔽蘼芜,害怕有人来采摘而伤害。 直到狂夫归来,才看到几朵花儿开放。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国辅,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多以抒情为主。这首《古意二首》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风俗习惯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观察到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后,有感而发,通过描绘玉笼薰衣、种棘遮蘼芜等细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不安定因素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画面,玉笼薰绣裳、洞房安眠,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诗中的“不能春风里,吹却兰麝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也隐含了对无法长久保持美好的无奈。后两句“种棘遮蘼芜,畏人来采杀”则透露出诗人对珍贵事物的保护意识和对潜在威胁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玉笼薰绣裳,著罢眠洞房。
不能春风里,吹却兰麝香。
种棘遮蘼芜,畏人来采杀。
比至狂夫还,看看几花发。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珍贵事物的保护意识和对潜在威胁的担忧。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玉笼”指的是什么? A. 玉制的笼子 B. 玉制的薰笼 C. 玉制的衣橱 D. 玉制的床
“不能春风里,吹却兰麝香”表达了什么? A. 对美好事物的执着 B. 对春风的喜爱 C. 对兰麝香的厌恶 D. 对春天的期待
“种棘遮蘼芜”中的“种棘”象征着什么? A. 保护 B. 破坏 C. 装饰 D. 收获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