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7:16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
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太阳照耀下,海水在空中涌动,虫、沙、龙、蜃等生物各自在海中悠闲游弋。
虽然海岸的波涛汹涌浩荡,很难预测,但我从未见过惊涛骇浪把船只倾覆。
此诗中提到的“虫沙龙蜃”是古代文人常用来描绘海中奇妙生物的词汇,蜃是一种传说中的海洋生物,常常与神秘和幻影有关,代表着海的神秘与美丽。诗中对海洋的描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生旅途的隐喻,波涛汹涌的海洋象征着人生的种种挑战与变幻。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及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致力于历史的编纂与政治的改革,是宋代学术界的重要人物。
《留别东郡诸僚友》是司马光在东郡任职期间写给同僚的诗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海洋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洋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感慨与思考。诗的开头用“际日浮空涨海流”描绘出了一幅壮阔的画面,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海面,海水似乎在空中流动,这种奇特的景象引人入胜,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提到“虫沙龙蜃各优游”,细腻地描绘了海中生物的悠闲,体现了海洋的多样性和生命的活力。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司马光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索。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海岸的波涛汹涌,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不可测性,然而,诗人却表达了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惊涛骇浪,似乎在强调一种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与淡然心态。这种对自然的认识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彰显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自然的赞美。作者通过描绘海洋的壮丽景象,表现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虽然人生如海,波涛汹涌,但依然可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虫沙龙蜃”代表了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