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2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22:13
酬答王仲仪龙图
作者:孙沔 〔宋代〕
海东霜隼品仍多,
万里秋天数刻过。
狡兔积年安茂草,
弋人终日望沧波。
青鵁独击归林麓,
皁颊群飞入纲罗。
为谢文登贤太守,
求方逐恶意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在海东,霜降的猎隼依然活跃,万里清秋,时间在悄然流逝。狡猾的兔子在茂盛的草地上安然无恙,而猎人整日都在海波之上张望。青鵁鸟独自在林边飞翔,而皁颊鸟则成群结队飞入网罗。为了感谢贤明的文登太守,我想询问他应如何追逐那些恶劣的意图。
作者介绍:孙沔,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与好友王仲仪的交往中写成的,表达了对王仲仪的敬意与感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和政治的关注。
这首《酬答王仲仪龙图》以生动的自然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敬意和对生活的深思。开篇通过描写猎隼和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紧张的氛围。诗中提到的“狡兔”和“弋人”则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生态链,揭示了自然界中生存的残酷与智慧。通过青鵁鸟的孤独归林,和皁颊鸟的群飞,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为谢文登贤太守,求方逐恶意如何”,最后一句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与对朋友的祝福。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与意象的结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画面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对社会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与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狡兔”主要象征什么?
诗最后一句“求方逐恶意如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