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3:37
胜因院
作者: 陈著〔宋代〕
转路便幽深,曾来不用寻。
寺依仙石脚,僧识老岩心。
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
这条路转弯后便变得幽深,过去来这里时不需要寻找。寺庙依偎在仙石的脚下,老和尚了解这岩石的心意。这里没有鬼魂的坟墓,这座山的松树自然而生。滔滔不绝的事情,付诸于一只蝉的吟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著游览某个寺庙时,感受到自然的幽静与人心的宁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淡泊。
《胜因院》一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寺庙环境,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诗的开头“转路便幽深”,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空间,暗示着远离尘世喧嚣的心境。接下来的“寺依仙石脚”,不仅描绘了寺庙的地理位置,更赋予其一种神秘的色彩,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僧识老岩心”一句,展示了诗人与和尚之间的心灵沟通,暗示着在这片幽静的环境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理解与共鸣。而“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则强调了这里的宁静与纯净,不为世俗所扰,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最后两句“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蝉吟”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蝉的吟唱,传达出诗人对人生无尽事物的思考和淡泊。蝉声的清脆与远离尘世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巧妙地将内心的感悟与自然的声音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宁静的寺庙和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传达出一种哲学思考,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转路便幽深”表达了什么样的环境?
“寺依仙石脚”中的“仙石”代表了什么?
蝉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幽静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首诗虽风格各异,但都反映了对世事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