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赋鞏丈鹦鹉三首

《赋鞏丈鹦鹉三首》

时间: 2025-08-01 05:26:58

诗句

翠衿红觜娇唇舌,羽族於中最性灵。

巧护狸狂莫惊吓,好留相伴诵心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5:26:58

原文展示:

赋鞏丈鹦鹉三首
翠衿红觜娇唇舌,
羽族於中最性灵。
巧护狸狂莫惊吓,
好留相伴诵心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美丽的鹦鹉,翠绿色的衣襟,红色的嘴唇和娇嫩的舌头,展现了鸟类中的灵性。它的性情聪慧,特别是在与它相伴的人相处时,应该小心温柔,以免惊吓到它。希望能长久地与它相伴,共同诵读《心经》。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衿:形容鹦鹉羽毛的颜色,翠绿色。
  • 红觜:指鹦鹉的嘴,红色。
  • 娇唇舌:形容其嘴巴和舌头娇嫩。
  • 羽族:指鸟类。
  • 性灵:聪慧而灵动的性情。
  • 狸狂:指可能会伤害到鹦鹉的动物,如狸猫。
  • 心经:指《般若心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心经”令人联想到佛教文化,可能暗示了诗人与鹦鹉之间心灵的契合与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云,号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和动物。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闲暇时刻对鹦鹉的观察与思考而作,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和对灵性动物的倾慕。

诗歌鉴赏:

《赋鞏丈鹦鹉三首》是一首描绘鹦鹉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鹦鹉的美丽与聪慧。开篇以“翠衿红觜娇唇舌”描绘了鹦鹉的外观,色彩鲜艳的羽毛和娇嫩的嘴唇让人对这只鸟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印象。接着,“羽族於中最性灵”则传达了鹦鹉在鸟类中独特的灵性和智慧,显示了作者对其的赞美和喜爱。

后两句“巧护狸狂莫惊吓,好留相伴诵心经”更是流露出作者对鹦鹉的关心和希望。使用“巧护”表达了对待鹦鹉时的细心与温柔,而“诵心经”的提及则不仅是对鹦鹉的陪伴,更是对内心平和和灵性交流的向往。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情与哲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衿红觜娇唇舌:这里通过颜色的对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鹦鹉的外观特征,给人以美的享受。
  • 羽族於中最性灵:强调鹦鹉在所有鸟类中的聪明与灵动,突显其独特性。
  • 巧护狸狂莫惊吓:用“巧护”一词表达细腻的情感,表示对鹦鹉的呵护与关心。
  • 好留相伴诵心经:表达了对鹦鹉的珍视,渴望与之共享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鹦鹉的美丽被比喻为珍贵的宝物,增强了其艺术表现。
  • 拟人:通过对鹦鹉情感的描绘,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使诗歌更具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鹦鹉的描绘,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生命的尊重,传递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衿:象征自然之美,代表生命的活力。
  • 红觜:代表热情与活力。
  • 心经:象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鹦鹉的嘴是什么颜色?

    • A. 绿色
    • B. 红色
    • C. 蓝色
  2. 诗中提到的“心经”指的是什么?

    • A. 一首诗
    • B. 佛教经典
    • C. 一种鸟类
  3. 诗人希望与鹦鹉一起做什么?

    • A. 游玩
    • B. 诵心经
    • C. 吃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可以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两者均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姜特立的诗歌更加侧重于动物的灵性与人类的情感交流,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来表达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宋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为人妾思诗二首 其一 送司马□入五城联句诗 咏舞妓 与虞记室诸人咏扇诗 同虞记室登楼望远归诗 野夕答孙郎擢诗 敬酬王明府 赠王左丞 答高博士诗 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置棋不定 包含矢的成语 其应如响 包含瓶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束帛加璧 包含哩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罗荐 殳字旁的字 三峰 险脆 虫臂鼠肝 华屋山丘 耒字旁的字 疏利 片善小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