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1:51
记汉事六言二首
始欲报五世相,末不愿万户留。
少从黄石公授,晚与赤松子游。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理想的反思。最初想要报答五世的恩德,最终却不愿意留名万户人家。年轻时曾向黄石公请教,晚年则与赤松子一起游玩。
刘克庄(1187-1269),字叔度,号景山,晚号天宁,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善于用典,常表达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身处南宋时期,战乱频繁,诗人对国家和自身命运的思考尤为显著。
这首诗以简洁的六言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理想的反思与对历史的沉思。开头两句“始欲报五世相,末不愿万户留”,展现了由渴望荣华富贵到最终选择淡泊明志的心路历程。诗人通过对五世相的追忆,揭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理想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通过与黄石公和赤松子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智慧与逍遥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诗中流露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个人生命选择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整首诗体现了对历史的深思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与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诗人想要报答的是哪一个朝代的恩德?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黄石公和赤松子分别象征什么?
A. 名利与权力
B. 智慧与逍遥
C. 战争与和平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无所谓
C. 追求
比较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刘克庄的诗更注重历史反思与个人理想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自然与自由的主题。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风格与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