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时间: 2025-05-07 17:04:46

诗句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

只言江左好风光。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4:46

原文展示: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吕本中 〔宋代〕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白话文翻译:

在斜月的照耀下,驿路显得格外幽暗,溪桥上覆盖着清晨的霜。短篱旁,一枝残菊孤独地开着黄色的花朵。这正是在乱山深处度过重阳节的景象。 旅人在枕上本无梦,寒冷的夜晚更显得漫长。只听说江左地区风光美好。却不料中原的归思变得如此凄凉。

注释:

  • 驿路: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 侵斜月:斜月照耀。
  • 溪桥:横跨溪流的小桥。
  • 晓霜:清晨的霜。
  • 短篱:矮小的篱笆。
  • 残菊:凋谢的菊花。
  • 乱山:连绵起伏的山。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节日,有登高望远的习俗。
  • 旅枕:旅途中的枕头。
  • 寒更:寒冷的夜晚。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即今江苏省一带。
  •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大部分地区。
  • 归思:回家的念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号东莱,南宋初年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南宋初年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生活感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初年,当时中原地区被金国占领,诗人身处江南,思念故土,表达了对中原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旅途中所作,通过对旅途中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乱山深处过重阳”一句,既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也隐喻了时局的动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中的景物为背景,通过对“驿路”、“溪桥”、“短篱”、“残菊”等意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人在“乱山深处过重阳”的时节,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寒冷,更是心灵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最后两句“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对比了江南的美好风光与中原的凄凉归思,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和对时局的深刻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驿路侵斜月”:驿路在斜月的照耀下,显得幽暗而漫长,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2. “溪桥度晓霜”:溪桥上覆盖着清晨的霜,增添了旅途的寒意。
  3. “短篱残菊一枝黄”:短篱旁,一枝残菊孤独地开着黄色的花朵,象征着孤独和凄凉。
  4.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在乱山深处度过重阳节,加深了旅途的孤寂感。
  5. “旅枕元无梦”:旅人在枕上本无梦,表达了旅途中的无眠和思乡之情。
  6. “寒更每自长”:寒冷的夜晚更显得漫长,增强了孤寂和凄凉的氛围。
  7. “只言江左好风光”:只听说江左地区风光美好,对比了江南的繁华与中原的凄凉。
  8.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却不料中原的归思变得如此凄凉,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江左好风光”与“中原归思转凄凉”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
  • 象征:“残菊”象征着孤独和凄凉,“乱山”象征着时局的动荡。
  • 拟人:“寒更每自长”赋予了寒冷的夜晚以生命,增强了孤寂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途中的孤寂和对故土的深切思念。通过对旅途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时局的深刻忧虑,体现了南宋初年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驿路:象征旅途的艰辛。
  • 斜月:增添了旅途的幽暗和孤寂感。
  • 溪桥:覆盖着晓霜,增添了旅途的寒意。
  • 短篱:象征孤独和隔离。
  • 残菊:象征凄凉和孤独。
  • 乱山:象征时局的动荡和不安。
  • 重阳:传统节日,加深了思乡之情。
  • 旅枕:象征旅途中的无眠和思乡。
  • 寒更:象征孤寂和凄凉。
  • 江左:象征江南的繁华。
  • 中原:象征故土和归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驿路侵斜月”中的“侵”字是什么意思? A. 侵犯 B. 照耀 C. 侵占 D. 侵入
  2. 诗中“短篱残菊一枝黄”中的“残菊”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凄凉 C. 坚强 D. 美丽
  3. 诗中“只言江左好风光”中的“江左”指的是哪里? A. 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 B. 长江上游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珠江流域
  4. 诗中“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江南的喜爱 B. 对中原的厌恶 C. 对故土的思念 D. 对时局的乐观

答案:

  1. B 2. B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而吕本中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吕本中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吕本中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客舟棱天庆观夜坐 就得胜寨遣人入巫山买酒 九日邀郭信可登龙鹤山 将之沪南 江月亭 建炎庚戌中秋夜与同官相期於月下既为顽云障 见张魏公二首 见张魏公二首 见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雨后春笋 国士无双 无点 厄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危栗 名存实亡 关门捉贼 頁字旁的字 腰领 心心念念 门字框的字 学富五车 杖罪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