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枝词 其五

《竹枝词 其五》

时间: 2025-04-27 04:11:13

诗句

泥深一丈怯开门。

恶风恶雨恶梦魂。

才唤妇来又唤去,斑鸠唤得也顽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1:13

原文展示

竹枝词 其五
泥深一丈怯开门。
恶风恶雨恶梦魂。
才唤妇来又唤去,
斑鸠唤得也顽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陷泥泞的环境,令人感到恐惧,不敢开门。恶劣的风雨和噩梦一般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刚刚叫来妻子,却又不得不让她离开,连斑鸠的叫声也让人觉得烦躁。


注释

  • 泥深一丈:指泥水深达一丈,形容环境的恶劣,令人畏惧。
  • :害怕、怯懦。
  • 恶风恶雨:形容天气极差,风雨交加。
  • 恶梦魂:指噩梦,形容心情的不安和恐惧。
  • 才唤妇来又唤去:刚叫来妻子又让她离开,表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
  • 斑鸠:一种鸟,常被用来象征哀伤。

典故解析

“斑鸠”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孤独和思念,诗人在这里用斑鸠的叫声来反映自己的烦躁和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阮亭,明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倡导“性灵之说”,主张自然、真实的文学风格,与袁宗道、袁中道并称“三袁”。他在诗歌创作中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内心的烦躁,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与苦闷。


诗歌鉴赏

《竹枝词 其五》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恶劣天气和内心的焦虑。诗的开头“泥深一丈怯开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深厚的泥水象征着生活的困境,令人感到无从应对。接下来的“恶风恶雨恶梦魂”,则是对自然与心理状态的双重描绘,恶劣的气候与内心的噩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压迫感。

“才唤妇来又唤去”这一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刚叫来妻子,却又因为外界的压力而不得不让她离去,体现出诗人对家庭和生活的深情牵挂。最后一句“斑鸠唤得也顽烦”,则将心中的烦躁具象化,通过斑鸠的叫声,表达出一种无尽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的情感在细腻的描写中渐渐流露,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袁宏道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泥深一丈怯开门:泥水深达一丈,令人畏惧,不敢轻易开门。
  2. 恶风恶雨恶梦魂:恶劣的天气和内心的噩梦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神不宁。
  3. 才唤妇来又唤去:刚叫来妻子却又让她离开,表现了内心的无奈和矛盾。
  4. 斑鸠唤得也顽烦:斑鸠的叫声也让人感到烦躁,象征着内心的不安。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恶梦魂”拟人化,体现出内心的恐惧。
  • 对仗:如“恶风恶雨”,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斑鸠的叫声象征孤独与烦恼。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诗人内心的烦躁,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泥水:象征生活的困境和压迫感。
  • 恶风恶雨:代表外界的压力与艰难。
  • 斑鸠:象征内心的孤独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欢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失落
  2.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牵挂?

    • A. 恶风恶雨恶梦魂
    • B. 才唤妇来又唤去
    • C. 泥深一丈怯开门
    • D. 斑鸠唤得也顽烦
  3. 诗中用来象征孤独的意象是:

    • A. 斑鸠
    • B. 妻子
    • C. 恶雨
    • D. 泥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对生活和历史的思考。
  • 杜甫《春望》: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的诗作。

诗词对比

将袁宏道的《竹枝词 其五》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都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困境的感受,但袁宏道的诗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焦虑,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袁宏道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

相关查询

翦彩 赠筝妓伍卿 听话丛台 友人下第因以赠之 陪新及第赴同年会 悲铜雀台 游故王驸马池亭 送人入蜀 及第后送家兄游蜀 闲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鱼登舟 壁结尾的成语 小型 掠袭 臼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包含宣的成语 三寸金莲 陶暑 道殣相望 齒字旁的字 如故 广字头的字 龙字旁的字 虚徐 朝梁暮周 邦结尾的成语 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