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悲铜雀台

《悲铜雀台》

时间: 2025-05-02 11:58:44

诗句

西陵树已尽,铜雀思偏多。

雪密疑楼阁,花开想绮罗。

影销堂上舞,声断帐前歌。

唯有漳河水,年年旧绿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8:44

原文展示: 悲铜雀台 李远 〔唐代〕 西陵树已尽,铜雀思偏多。雪密疑楼阁,花开想绮罗。影销堂上舞,声断帐前歌。唯有漳河水,年年旧绿波。

白话文翻译: 西陵的树木已经凋零殆尽,铜雀台的思念却愈发浓烈。雪花密集,仿佛楼阁被雪覆盖,花朵盛开时,想象着华丽的绸缎。舞影在堂上消逝,歌声在帐前中断。只有漳河的水,年复一年地泛着旧时的绿波。

注释:

  • 西陵:指曹操的陵墓所在地。
  • 铜雀台:曹操所建的台,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
  • 绮罗:华丽的丝绸。
  • 影销:影子消失。
  • 声断:声音中断。
  • 漳河:流经铜雀台附近的河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铜雀台遗址时所作,通过对铜雀台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铜雀台遗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深切怀念。诗中“西陵树已尽”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迁,也隐喻了历史的沧桑。“铜雀思偏多”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铜雀台的思念之情。后几句通过对雪、花、舞影、歌声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怀旧情感。最后“唯有漳河水,年年旧绿波”一句,以漳河水的恒常不变,对比了人事的变迁,增强了诗歌的感慨力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陵树已尽:描绘了西陵树木凋零的景象,象征着历史的变迁。
  2. 铜雀思偏多: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铜雀台的思念之情。
  3. 雪密疑楼阁:通过雪的密集,想象楼阁被雪覆盖的景象。
  4. 花开想绮罗:花朵盛开时,想象着华丽的绸缎,象征着往昔的繁华。
  5. 影销堂上舞:舞影在堂上消逝,暗示了往昔的歌舞已不复存在。
  6. 声断帐前歌:歌声在帐前中断,进一步强化了往昔的繁华已成过去。
  7. 唯有漳河水,年年旧绿波:以漳河水的恒常不变,对比了人事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密疑楼阁”,将雪的密集比喻为楼阁被雪覆盖。
  • 拟人:如“铜雀思偏多”,将铜雀台拟人化,赋予其思念之情。
  • 对仗:如“影销堂上舞,声断帐前歌”,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铜雀台遗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西陵树:象征历史的变迁。
  • 铜雀台:象征往昔的繁华。
  • 雪:象征时间的覆盖。
  • 花:象征往昔的繁华。
  • 舞影、歌声:象征往昔的歌舞。
  • 漳河水:象征时间的恒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陵树已尽”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树木茂盛 B. 树木凋零 C. 花朵盛开 D. 雪覆盖楼阁
  2. “铜雀思偏多”中的“铜雀”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座台 C. 一条河 D. 一片树林
  3. 诗中“唯有漳河水,年年旧绿波”一句,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恒常 B. 水的清澈 C. 河的宽广 D. 树的茂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赤壁》: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英雄的怀念。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对鹳雀楼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杜牧《赤壁》与李远《悲铜雀台》:两者都通过对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英雄和繁华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远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总体发展情况。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信笔 赠友人 流年 及第过堂日作 早发蓝关 元夜即席 守愚 苑中 翠碧鸟(以上并在醴陵作) 南安寓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秋晖 直巴巴 垂世不朽 吧女 谜底 嘉气 王司敬民 装点一新 首字旁的字 烜赫一时 格杀无论 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