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4:08
昨夜何缘不峭寒,今农端要放晴天。
窗间波日如楼上,帘外霜风似腊前。
近水人家随处好,上春物色不胜妍。
皈时二月三吴路,桃杏香中慢过船。
昨夜为什么没有感到刺骨的寒冷,今天天气终于要放晴了。
窗边的阳光照在水面上,就像楼上的光辉,
帘外的寒风仿佛是腊月前的冷风。
靠近水边的人家到处都很美好,
春天的景色让人目不暇接。
在二月的三吴路上,
在桃花和杏花的香气中,悠闲地划过小船。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松江晓晴》创作于南宋时期,时值春季,诗人描绘了松江地区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春日的温暖和生机勃勃的生活气息。
《松江晓晴》是一首典型的描写春天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晴朗与温暖。诗的开头通过对昨夜寒冷和今天晴好的对比,表现了天气的变化,暗示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希望和生机。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窗间的波光与帘外的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春日的温暖和寒冷的渐渐离去。
“近水人家随处好”一句,表现了水边的居住环境之美,诗人用“随处好”体现出春天的普遍美好,仿佛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归航的情景,桃杏花香扑面而来,让人在春光中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生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令人心向往之。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温暖,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农端”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开始?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窗间波日如楼上”是用来描绘什么景象?
A. 寒冷的夜晚
B. 晴朗的水面
C. 繁华的街道
D. 烈日的天空
诗人最终划船的环境是怎样的?
A. 寒冷的冬天
B. 充满桃杏花香的春天
C. 炎热的夏天
D. 枯燥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