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9:15
孔孟若元气,浑然天地间。
风雷不改色,草木皆新鲜。
大含入无间,钻仰高且坚。
自古生未有,称谥胡称宣。
子舆本非字,何况指名焉。
荀扬与墨翟,其又焉能贤。
孔子和孟子就像是宇宙间的元气,浑然无物地存在于天地之间。
风雷的变化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本色,草木在他们的影响下依然焕发生机。
他们的大智慧包容万物而又毫无间隙,向上钻研仰望,既高尚又坚韧。
自古以来并没有人能够比他们更有声望,称赞他们的谥号与宣号。
子舆本身并非一个字,何况还能用名字来指代呢?
荀子与墨子,又怎能比得上他们的贤德呢?
金朝觐,字云峰,清代诗人,生于金朝,后经历了清朝的兴盛与衰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诗风清新典雅,常以历史和哲理为题材。
《咏史》一诗写于清代,诗人借古人之名,表达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咏史》是一首意蕴深厚的古诗,诗中通过对孔子和孟子的描绘,传达了对其伟大思想和人格魅力的崇敬。首句“孔孟若元气”便将二人比作宇宙的生命力,强调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风雷不改色,草木皆新鲜”则暗示了他们的思想如同自然界的变化,始终保持着恒定与生机。诗人在描述他们的智慧时,使用了“包容无间,大含入无间”的表达,传达出一种包罗万象的力量,使得人们对其思想产生无限的敬仰。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其他思想家如荀子、墨子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孔孟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独特地位,暗示其他流派难以与之比肩。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观,也反映了清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整首诗旨在赞美孔孟的伟大,反映出诗人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对其他思想流派的尊重与否定。
孔孟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诗中提到的荀扬与墨翟代表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赞美谁?
答案:
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但《咏史》更侧重于对儒家思想的崇敬,而《泊船瓜洲》则体现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