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时间: 2025-05-02 14:11:21

诗句

推车阃外主恩新,今日梁川草遍春。

玉色据鞍双节下,扬兵百万路无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21

原文展示: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作者: 欧阳詹 〔唐代〕

推车阃外主恩新,
今日梁川草遍春。
玉色据鞍双节下,
扬兵百万路无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新的统治者带来的恩泽。今天在宽广的梁川上,草木繁茂,春意盎然。骑在马上的将军在玉色的鞍上,手握双节棍,率领着百万大军,行走在没有尘土的道路上。

注释:

  • 阃外:指城门之外,意味着统治者的恩泽已经扩展到城外。
  • 主恩新:新的统治者的恩德。
  • 梁川:指宽广的河流平原,引申为富饶的土地。
  • 玉色:形容马鞍的颜色,象征高贵。
  • 双节:指双节棍,象征武力和威严。
  • 扬兵百万:强调军队的庞大和强大。
  • 路无尘:比喻军队的行进顺畅,象征着和平安定的局面。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主恩新”反映了唐代对统治者恩泽的普遍期望与信仰,此外,诗中描绘的壮丽场面也可以与唐代的盛世景象相联系,反映出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詹,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对统治者的赞美,常常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强盛时期,诗人借助这首诗歌表达对新统治者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场景,展现了新统治者带来的繁荣。首句“推车阃外主恩新”直接点明主题,通过“阃外”一词,传达了统治者的恩泽已经超越了城门,表现出国家的强盛与安定。接下来的“今日梁川草遍春”则通过描写自然的繁盛,象征着国家的富饶与兴旺,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而“玉色据鞍双节下”则是对将军形象的生动刻画,玉色的鞍象征着高贵与威严,双节棍则表现出将军的武力与威风,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气势。最后一句“扬兵百万路无尘”则是对军队的赞美,表现出军队的庞大与强大,暗示着国家的安宁与繁荣。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表现了诗人对国家与统治者的赞美之情,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推车阃外主恩新”:表明统治者已经带来了新的恩泽,超越了城门的限制。
    • “今日梁川草遍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 “玉色据鞍双节下”:将军骑在高贵的玉色鞍上,手持武器,展现出威武之姿。
    • “扬兵百万路无尘”:形容庞大的军队在和平的道路上行进,象征着安宁的局面。
  • 修辞手法

    • 本诗采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例如“玉色”和“双节”形成对比,突出将军的威风。
  • 主题思想: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新统治者的赞美与期望,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象征生机与繁荣。
    • 玉色:象征高贵与威严。
    • 双节:象征武力与权威。
    • 军队:象征国家的强大与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阃外”指的是哪里?

    • A) 城内
    • B) 城外
    • C) 山中
    • D) 海边
  2. “玉色”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高贵
    • C) 平常
    • D) 低贱
  3. 诗中提到的“扬兵百万”代表了什么?

    • A) 小军队
    • B) 和平
    • C) 强大军队
    • D) 分裂

答案

  1. B) 城外
  2. B) 高贵
  3. C) 强大军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国家繁荣和美好前景的向往,但《登鹳雀楼》更多地侧重于个人的感受和自然的壮丽,而《述德上兴元严仆射》则更加注重对统治者的赞美和军队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中吟 其九 婆罗门引·髻鬟对耸 恋绣衾 八宝妆(秋宵有感) 山中吟 倚楼 点绛唇 思佳客 其四 梁湖道上 酬同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袖清风 魚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百废咸举 鬯字旁的字 饥结尾的成语 京里 四肢百体 枝苗 一笔抹煞 主调 皿字底的字 疚恶 饮水思源 免夫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