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6:39
凤楼十二连绣衢,雕楹刻桷耀城隅。
朱檠绛蜡艳红蕖,金盘玉羞奉君需。
美人隔坐曳华裾,主称万年为欢娱。
上客翠盖停踟蹰。
在那凤楼上,十二条绣花的长廊交错而成,雕刻的柱子和屋檐在城角闪烁着光彩。
红色的灯笼和蜡烛映照着鲜艳的红莲,金盘和玉器的美味佳肴奉上,供君所需。
美人在隔座轻轻摆动着华丽的衣裙,主宾皆称赞这欢娱能长久万年。
贵客的华盖在此停留,犹豫不决。
诗中提到的“万年为欢娱”可以理解为古代对长久幸福的美好祝愿,反映了对宴乐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而“凤楼”与“红蕖”等意象,则常见于古代诗词中,代表着繁华、盛世的象征。
何景明,明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作品多描写宴乐、风景及人情,清新脱俗。
该诗写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繁荣,文人墨客常聚集于高楼大厦中吟诗作乐,表现了当时的生活情景与人们的精神追求。诗中恰恰反映了这种宴乐文化。
《白纻歌七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盛宴场景的诗,诗中通过华丽的意象展现了上层社会的繁华与奢华生活。开篇即以“凤楼十二连绣衢”引入,给读者以视觉上的震撼,描绘了高楼大厦间的绣花走廊,展现出一种壮丽的场景。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红色灯笼、蜡烛与美味佳肴的细节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欢快的氛围。
诗中美人与贵客之间的互动,传达了诗人与社会的联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主称万年为欢娱”的句子,非常有诗意,展现了人们对长久快乐的期许。而最后一句“上客翠盖停踟蹰”,则给人以留白之感,似乎暗示了生活中的犹豫与选择,增添了诗的深度。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盛宴场景,传达了对欢乐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享受。
“凤楼十二连绣衢”中的“凤楼”象征什么?
A. 普通人家
B. 高贵的楼阁
C. 自然景观
D. 战争的场所
“万年为欢娱”反映了人们对什么的期许?
A. 忧愁
B. 财产
C. 长久的快乐
D. 战争
诗中提到的“翠盖”指的是什么?
A. 普通伞
B. 华丽的伞盖
C. 自然景观
D. 简陋的房屋
《白纻歌七首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可以比较。两者都描写了宴乐的场景,但李白更倾向于表现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而何景明则表现了对繁华生活的沉醉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