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

《咏史》

时间: 2025-05-04 03:26:12

诗句

天禄高然太乙藜,玉堂东畔石渠西。

君王读罢《贤臣颂》,偏遣王褒访碧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6:12

原文展示

《咏史》
作者: 吴祖命 〔清代〕
天禄高然太乙藜,玉堂东畔石渠西。
君王读罢贤臣颂,偏遣王褒访碧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耸的天禄(天上神兽)和在玉堂旁边的石渠,暗示着古代的官场和文人的荣耀。君王在读完了贤臣的颂扬之词后,特别派遣王褒去拜访碧鸡(象征着隐士或高洁之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禄: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吉祥和权威。
  • 太乙藜:太乙,指道教中的神仙;藜,一种植物,象征高洁。
  • 玉堂:指皇宫或高官的官署。
  • 石渠:指古代水渠,象征着清澈和纯洁。
  • 君王:指皇帝或统治者。
  • 贤臣:指有才德的臣子。
  • 王褒:王褒,古代文学家,以其诗文著称。
  • 碧鸡:象征隐士或高洁之人,出自古代典籍。

典故解析

  • “君王读罢贤臣颂”:出自历史上君王对忠臣的重视与颂扬。
  • “碧鸡”: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作隐士或才子的人物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祖命,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描写历史、自然及人情。其诗作常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产生于清代,时值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并存之际,诗人借古事抒发个人对贤德之士的敬仰与对权臣的反思,意在探讨历史上的忠臣和隐士的价值。

诗歌鉴赏

《咏史》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推崇以及对当权者的微妙批判。开篇以“天禄高然太乙藜”引入,描绘了一幅高洁的画面,象征着理想中的人文境界。接着提到“玉堂东畔石渠西”,则暗示了权力中心的繁华与清净之地的对比,反映出官场的复杂与人心的向往。最后一句“君王读罢贤臣颂,偏遣王褒访碧鸡”,诗人通过王褒这一历史人物的引入,表达了对贤臣的怀念与对隐士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深远,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对古代贤臣和隐士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于忠诚与高洁的崇敬,同时又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思考,形成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禄高然太乙藜”:描绘一种理想的境界,天禄的高贵与太乙的超然,象征着高尚的品德。
  • “玉堂东畔石渠西”:通过地理位置的描绘,展示了官场的繁华与隐士的清幽。
  • “君王读罢贤臣颂”:表现出君王对忠臣的重视,暗示了历史上对忠臣的颂扬。
  • “偏遣王褒访碧鸡”:王褒的造访象征着对隐士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天禄、碧鸡等意象的使用,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玉堂东畔石渠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贤臣的敬仰与对高洁隐士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人格与现实政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禄:象征权力与尊贵。
  • 玉堂:象征富贵与荣耀。
  • 碧鸡:象征隐士与高洁,代表理想人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禄”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吉祥和权威
    B. 贫穷与卑微
    C. 自由与放纵
    答案:A

  2. “碧鸡”代表了哪类人物?
    A. 忠臣
    B. 隐士
    C. 平民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君王”是指什么?
    A. 普通人
    B. 皇帝或统治者
    C. 学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反映对时代的忧虑与对忠臣的思考。

诗词对比
对比吴祖命的《咏史》和李白的《庐山谣》,虽然两首诗均有历史的沉思,但吴祖命更侧重于对贤臣和隐士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吴祖命集》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 岁暮有怀畹兰于吴中 金缕曲 试院示诸生三十五叠前韵 金缕曲·和董每戡君 金缕曲·蜡夙旅次感怀二首 金缕曲 秋暮登雨花台 金缕曲 其三 金缕曲 金缕曲·岁不尽四日,早起严寒,玩玉珩前日百花洲同游之作,辄为继声 金缕曲 金缕曲 周默庵夫人得顾二娘砚于农家,默庵寄示拓本,命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禾字旁的字 厚结尾的成语 矩德 隹字旁的字 花花世界 疋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贵阶 大隐朝市 驹留空谷 隆姬 郑卫桑间 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衔怒 大放厥辞 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唯恐天下不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