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4:21
月上灯沈,酒空人醉,欢愁到此浑无计。
屏山一角掩珠帏,枕前依约金钗坠。
夜自清凉,漏还迢递,重帘不卷花都睡。
者时红袖尚殷勤,心情算有安排地。
月光照耀,灯光渐暗,酒杯空了,人也醉了,欢愁在此时此刻无计可施。
屏风的一角掩映着珠帷,枕边隐约可见金钗在坠落。
夜色清凉,时间流逝缓慢,重重的帘子不愿揭开,花儿都在沉睡。
此时红袖的女子依旧殷勤,心情看来是有些安排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情绪,传达出一种孤独和醉意的感受,常见于古代文人对夜晚的抒情。
作者介绍:
袁克文,清代诗人,生平不详,留下多首诗作。他的诗风以清新秀丽著称,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可能正值酒醉之际,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欢愁,借以抒发内心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踏莎行 其二 六月十三夜即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夜景描写诗。诗中通过月光、灯光、酒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开篇的“月上灯沈”不仅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也暗示了人内心的沉重与迷茫。随着酒意的上升,心中的欢愁却无处发泄,诗人以“欢愁到此浑无计”表达了对生活无奈的感叹。
接下来的“屏山一角掩珠帏”,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更细腻的描写,珠帷的掩映仿佛暗示着一种隐秘的情感,金钗的坠落则又增添了一丝柔美与哀愁。夜晚的清凉与时间的缓慢,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宁静而又深邃,重帘不卷,花都沉睡,进一步强化了那种孤独与静谧的感觉。
最后一句“者时红袖尚殷勤,心情算有安排地”,透出一丝温情与希望,尽管独自一人,红袖的殷勤却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心中似乎对未来有了一点安排。这种情感的变化,使得整首诗在孤独与温馨之间取得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与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孤独与温情交织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内心深处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月上灯沈”描述的是哪个时刻?
A. 清晨
B. 黄昏
C. 夜晚
D. 正午
诗中提到“红袖尚殷勤”,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温暖
C. 忧伤
D. 痛苦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没有出现?
A. 酒
B. 月亮
C. 太阳
D. 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但更多表现在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挣扎,而袁克文的《踏莎行》则通过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情感的复杂性。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