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五首 其二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五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10:18:11

诗句

蝉蜕岩间果是无,世人妄想可怜渠。

有方为子换凡骨,来读晦庵新著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8:11

原文展示

蝉蜕岩间果是无,
世人妄想可怜渠。
有方为子换凡骨,
来读晦庵新著书。

白话文翻译

在岩石间的蝉蜕果然是没有的,
世人妄想可怜它。
有些人为了子孙后代而换取平凡的肉体,
来这里读晦庵的新著作。

注释

  • 蝉蜕:蝉的蜕皮,象征脱离凡俗,追求更高的境界。
  • 果是无:果然是没有,表示一种失落的感觉。
  • 可怜渠:对蝉蜕的同情,指世人对这种高尚追求的误解。
  • 有方为子:有些人为了后代而付出代价。
  • 凡骨:指普通的肉体,暗含世俗的局限性。
  • 晦庵:指朱元晦的书房,象征着智慧与学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生于士族家庭,年轻时积极投身于抗金斗争,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陆游的诗歌主题多种多样,既有个人情怀,也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创作背景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五首》是陆游在游历武夷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朋友朱元晦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学问与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陆游对世俗的看法,强调追求真知灼见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蝉蜕的描写,表达了陆游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蝉蜕象征着从世俗中解脱的高尚追求,而“世人妄想可怜渠”则揭示了人们对这种追求的误解。陆游在这里不仅抒发了对清高追求的赞美,也对世俗观念的批判,表现了他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望。

诗中提到“有方为子换凡骨”,暗示一些人为了子孙后代而妥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这里的“凡骨”与“蝉蜕”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是多么重要。这种对比也让人反思,是否值得为了世俗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梦想。

最后一句“来读晦庵新著书”,不仅是对朱元晦的呼唤,更是对追求知识的召唤,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思辨,反映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朋友的关切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蝉蜕岩间果是无:描绘蝉蜕在岩石缝隙中,暗示追求高尚境界的人往往孤独而难以被理解。
  2. 世人妄想可怜渠:指出世人对这种追求的误解与轻视。
  3. 有方为子换凡骨:强调为了后代而妥协的行为,反映对世俗的批判。
  4. 来读晦庵新著书:邀请人们来到晦庵,强调学习和追求知识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蝉蜕比喻高尚追求,凡骨比喻世俗妥协。
  • 对比:蝉蜕与凡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 反讽:对世人轻视高尚追求的态度进行反讽,深化了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渴望,批判世俗的妥协和误解,鼓励人们坚持理想,重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对蝉蜕的描写,陆游展示了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观念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蜕:象征脱离世俗、追求高尚理想。
  • 岩间:隐喻孤独与艰难的追求之路。
  • 凡骨:象征世俗的平庸与妥协。
  • 晦庵:象征智慧与学问的殿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蝉蜕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高尚追求
    C. 亲情

  2. “世人妄想可怜渠”中的“渠”指的是? A. 蝉蜕
    B. 人生
    C. 书本

  3. 诗中提到的“凡骨”是指什么? A. 高尚的理想
    B. 平凡的肉体
    C. 书籍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本诗相比较,均表达了对理想和知识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本诗则更加哲理化。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长安春夜宿开元观 乐游园望月 秋日独游曲江 雨中怨秋 春中泛舟 赠窦牟(一作窦洛阳牟见简篇章,偶赠绝句) 送别 湘江泛舟 赠马炼师 送客往荆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夫桡椎 辵字旁的字 包含嫉的词语有哪些 同谘合谋 崩剥 平沙落雁 学师 逞勇 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包含默的成语 米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奉如神明 原处 柳结尾的成语 积而能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