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09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作者:辛弃疾 〔宋代〕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遇合。事难托。莫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山水相间的美丽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开头提到“一丘一壑”,强调自然的雄伟与辽阔,接着提到老子风流,暗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茅檐下的松树和桂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迷人,涓涓石泉流淌在山脚下。诗人思考往昔的种种,感慨晨猿夜鹤的惆怅。接着提到邓禹这样的历史人物,饱含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与追求。喝酒吟歌,享受自由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西风送来黄菊的香气,日暮时分,心中思念佳人,忧愁与期待交织。纵使人生道路艰难,也不应轻易迷失方向,最终的归属与价值在于内心的自由与淡然。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其一生经历了金国的侵略与南宋的建立,深感国家危亡与民生艰辛。他的词作风格豪放、激昂,常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关切与个人的理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现实关切。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创作于辛弃疾晚年,其时正值南宋国力衰弱,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人生与理想的复杂情感。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词作,辛弃疾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探讨人生的意义。词的开头以“一丘壑”引入,营造出一种开阔的空间感,诗人似乎在这一片山水之间找到了宁静与惬意。接着老子的提及,显示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倾慕,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茅檐上松月桂云”,这一句描绘了清幽的居所,伴随着自然的美景,诗人在这里沉浸于自己的思考中。随着回忆的展开,诗人对过去的种种经历表现出怅然与无奈,尤其是“恼杀晨猿夜鹤”,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惆怅。
诗中的历史典故“邓禹辈人”,意在强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暗示诗人渴望成为像邓禹那样的英雄,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与失落。长歌自饮,放眼天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对自然的热爱,这种情感贯穿全诗。
最后,面对日暮西风,诗人思念佳人的情感愈加明显,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诗人也提醒自己要保持淡然与乐观。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邃思考与独特见解。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呼唤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与淡然的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李白
B. 邓禹
C. 苏轼
D. 杜甫
填空题:诗中“茅檐上松月桂云”描绘了____的自然景象。
判断题: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消极态度。(对/错)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情感与意境,领悟辛弃疾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