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0:27
负郭桑麻秋课重。十角黄牛,分去声得山田种。乡社鸡豚人与共。春风渐入浮蛆瓮。绕屋清溪醒午梦。一榻翛然,坐受云山供。四海虚名将底用。一声啼鸟岩花动。
在城外的桑麻田中,秋天的农作物丰收忙碌。十个角的黄牛,分散去的声音传来山田种植的消息。乡村的鸡和猪与人们共同生活。春风渐渐吹入浮动的蛆虫瓮。清溪环绕着房子,唤醒了午后的梦。一榻闲坐,享受着云山的馈赠。四海的虚名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只听到一声鸟鸣,岩石与花朵随之动荡。
元好问(1190-1257),字子敬,号天锡,金朝著名诗人,擅长词和诗,风格独特,情感真挚。他的诗词常常蕴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
该诗写于元好问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名利的淡泊态度。在一个秋季丰收的时节,诗人描绘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景象。
《蝶恋花 白鹿原新斋作》是一首描绘乡村秋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以闲适的田园生活为背景,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诗中提到的“负郭桑麻”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而“乡社鸡豚人与共”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名利的思考,尤其是“虚名”的反思,表达了他对实际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既有细腻的自然描写,又有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农村生活的自然美与诗人对物质名利的淡泊态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提到的“负郭桑麻”意指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秋天的丰收
c) 冬天的寒冷
诗人在诗中对虚名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质疑
c) 无所谓
诗中用哪个意象描述自然的和谐?
a) 鸟鸣
b) 清溪
c) 黄牛
以上是对《蝶恋花 白鹿原新斋作》的全面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