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4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43:43
春物已清美,客怀自幽独。
危亭一徘徊,翛然若新沐。
宿云淡野川,元气浮草木。
微茫尽楚尾,平远疑杜曲。
生平远游赋,吟讽心自足。
朅来著世网,抑抑就边幅。
人生要适情,无荣复何辱。
乾坤入望眼,容我谢羁束。
一笑白鸥前,春波动新绿。
春天的景色已经清新美丽,作为客人的我,心里感到孤独而幽静。站在高高的亭子上徘徊,恍如刚刚沐浴过的清新。宿云轻薄,野川流淌,生机勃勃的草木随风摇曳。远处的景色模糊,平坦的远方让我怀疑那是杜甫的曲子。我的一生都在游历中吟唱,心中充满满足。最近我被世俗的羁绊所困扰,心中感到压抑。人生应当顺应情感,无荣誉又何需耻辱。大千世界尽在我的眼前,容我摆脱这束缚。面对白鸥微笑,春波荡漾着新的绿意。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隐,元代著名诗人,他以诗、词、文三方面的造诣闻名于世。其作品多为抒发个人情感,生动描绘自然风光,并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季的某一天,诗人独自游览至一处亭子,感受到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因此,他在此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气隐亭》是元好问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清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全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开篇的“春物已清美”便勾勒出了一幅春天的画面,给人以视觉的无限想象。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自己的孤独感与自然的宁静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表达个人情感时,诗人并没有陷入过于悲伤的情绪,而是选择了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种种羁绊。“人生要适情,无荣复何辱”道出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与态度,强调内心的富足与自由是抵御外界压力的重要因素。结尾处“一笑白鸥前,春波动新绿”更是通过生动的意象彰显出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优美,内容上更是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与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内心的富足与自由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危亭”指的是什么?
A. 高高的亭子
B. 低矮的草屋
C. 河边的垂柳
D. 小桥流水
诗人想要表达的内心感受是?
A. 快乐
B. 孤独与压抑
C. 愤怒
D. 忧伤
“人生要适情,无荣复何辱”这句的意思是?
A. 人生要追求荣华
B. 人生应顺应情感
C. 人生要努力工作
D. 人生要放弃一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