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3:16
铜之在人间,细大各有境。
散为五铢货,聚作九牧鼎。
天禄与辟邪,乃复参泓颖。
致用孰相须?寒泉出金井。
铜在世间存在,大小都有各自的用途。
分散成五铢的货币,聚集成九牧的鼎器。
天禄和辟邪,都是用来装饰的,最终都要参照那清澈的水源。
为了实用,谁之间更需要呢?寒泉从金井中流出。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的遭遇和国家的兴亡,风格直率而情感深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探讨。诗中通过铜的象征,表达了对财富、权力以及实用价值的思考。
《昼巢五咏砚滴》是陆游对铜这种金属及其象征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铜”这一元素,展现了人间物质的多样性和层次感。铜不仅是常见的金属,它的应用广泛,从简单的货币到象征权力的鼎器,体现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与依赖。
诗的第一联“铜之在人间,细大各有境”直接引入了主题,指出铜的不同形态与用途。接下来,诗人通过“散为五铢货,聚作九牧鼎”进一步阐述了铜的价值和象征意义,暗示着物质财富与权力的关系。
在第三联,诗人提到的“天禄与辟邪”则引入了吉祥与避邪的概念,表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寒泉出金井”的结尾,寓意着真实的价值和实用性,突显了追求物质的背后,仍需注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铜的象征,反映了陆游对人间财富与精神追求的辩证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作为诗人和思想家的宽广视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强调了实用价值与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铜之在人间”中“铜”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文化
D. 自然
“散为五铢货”中提到的“五铢货”指的是什么?
A. 古代货币
B. 重要器皿
C. 贵族食物
D. 吉祥物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物质财富的重要性
B. 精神追求的意义
C. 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D. 权力的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都反映了对社会的关注。陆游的《昼巢五咏砚滴》强调物质与精神的结合,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体现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展示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两者皆以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智慧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