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居杂诗

《山居杂诗》

时间: 2025-05-05 09:49:41

诗句

鹭影兼秋静,蝉声带晚凉。

陂长留积水,川阔尽斜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9:41

原文展示:

山居杂诗
鹭影兼秋静,蝉声带晚凉。
陂长留积水,川阔尽斜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山居的宁静景象。白鹭的身影与秋天的静谧相映成趣,蝉鸣声中透出一丝晚凉。长长的水塘里积满了水,宽阔的河流在斜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悠远。

注释:

字词注释:

  • 鹭影:指白鹭的身影。
  • :表示“同时、一起”的意思。
  • 秋静:秋天的静谧。
  • 蝉声:蝉鸣的声音。
  • :带有、伴随的意思。
  • 晚凉:晚上带来的凉爽。
  • :指的是水塘或小湖。
  • 留积水:表示水塘中积存着水。
  • :指河流。
  • :宽阔的意思。
  • :到达、尽头。
  • 斜阳:夕阳,指西下的太阳。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其描写的自然景象与传统山水诗中常见的意象相契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250-1320),字子美,号天池,山西人,元代著名诗人,亦为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而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诗人游山玩水之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借以表达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山居杂诗》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秋天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悟。首句“鹭影兼秋静”中,白鹭的身影与秋天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和谐的感觉。接着的“蝉声带晚凉”则将夏天的蝉鸣与即将来临的凉爽秋季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清新的氛围。

第三、四句更是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淋漓尽致。长长的水塘中积水常留,给人一种静谧而悠然的感觉;而“川阔尽斜阳”则展现了宽广的河流在夕阳下的壮丽景象,令人遐想。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感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鹭影兼秋静”:白鹭的身影与秋天的宁静融为一体,表明自然的和谐美。
  • “蝉声带晚凉”:蝉鸣声中透出一丝秋意,象征着季节的转换。
  • “陂长留积水”:水塘中的水常年积存,体现了自然的持久。
  • “川阔尽斜阳”:宽广的河流在夕阳下延展,表现出一种悠远的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了音韵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鹭影”“蝉声”“积水”“斜阳”等意象,营造出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鹭影:象征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
  • 蝉声:代表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暗示季节变迁。
  • 积水:象征着自然的丰盈与生命的延续。
  •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鹭影”指的是什么? A. 白鹭的身影
    B. 青鸟的影子
    C. 小鱼的游动
    D. 夕阳的倒影

  2. “川阔尽斜阳”意指: A. 河流宽阔,夕阳西下
    B. 山川秀美,朝阳东升
    C. 海洋辽阔,星空璀璨
    D. 森林茂密,月光如水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怀;而孟浩然的《春晓》则通过春天的清晨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世事 又赋 其三 踏路难 二拍 安庆府第十三 绿漪堂 张元帅谓予国已亡矣杀身以忠谁复书之予谓商 病中作 寄题琴高台 合江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眼生 革字旁的字 水光接天 包含谰的词语有哪些 踏碛 非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袭衣兼食 五柳心 两言可决 反文旁的字 恢阔 弭耳俯伏 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中必彗 谠论危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