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沁园春 其十一 戒游

《沁园春 其十一 戒游》

时间: 2025-08-01 04:47:57

诗句

我学渊明,归去来兮,请绝交游。

有草阁三间,久盟息壤,秫田十亩,将老菟裘。

山水乡邻,梅花妻妾,小部声音黄栗留。

出门去,怕青天剑啸,沧海珠投。

而今金尽床头。

纵舌在何辞仰面羞。

叹富贵才高,骄人易取,文章命薄,知己难求。

乘兴而来,途穷则返,笑傲随他呼马牛。

从今后,把世情看破,飘瓦卢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4:47:57

原文展示:

我学渊明,归去来兮,请绝交游。有草阁三间,久盟息壤,秫田十亩,将老菟裘。山水乡邻,梅花妻妾,小部声音黄栗留。出门去,怕青天剑啸,沧海珠投。而今金尽床头。纵舌在何辞仰面羞。叹富贵才高,骄人易取,文章命薄,知己难求。乘兴而来,途穷则返,笑傲随他呼马牛。从今后,把世情看破,飘瓦卢舟。

白话文翻译:

我学习陶渊明,想要归隐田园,决心与世俗交往断绝。我有三间草屋,久居于此的土地,十亩稻田,等我老去时穿上布衣。与山水作邻,梅花为伴,悠然自得。出门在外,怕青天的剑声在耳边回响,海上的珠子无处可投。而如今金钱耗尽,床边空空如也。纵然口才出众,亦无颜面对天。叹息富贵与才华,容易让人骄傲,然而文章的命运却薄弱,知己难求。兴致勃勃而来,途径困顿则返,笑傲世间的马牛。今后,我将看透世情,随意漂泊于瓦舍和小舟之间。

注释: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著名隐士、诗人,倡导归隐田园的生活。
  • 绝交游:断绝与世俗交往。
  • 草阁:草屋,象征隐居生活的简朴。
  • 秫田:一种禾本科植物的田地,象征自给自足的生活。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
  • 青天剑啸:比喻外界的压力和威胁。
  • 富贵才高:富贵与才华的追求往往容易导致骄傲。
  • 知己难求:真正理解和欣赏自己的人难以找到。
  • 飘瓦卢舟:形容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体现出一种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沁园春 其十一 戒游》创作于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之际,主要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富贵人生的厌倦和对知己难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学习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诗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清幽的环境、简朴的生活、安静的心境,形成了与世俗生活的鲜明对比。诗中的“绝交游”体现了诗人对交际应酬的厌倦,而“山水乡邻”和“梅花妻妾”则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简单人际关系的珍视。此外,诗中对“金尽床头”的感叹,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无奈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在最后的“飘瓦卢舟”中,诗人更是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既有对世事的看破,也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学渊明,归去来兮,:开头便提到陶渊明,表明自己向往归隐生活。
  2. 请绝交游。:强调与世俗交往的决绝。
  3. 有草阁三间,久盟息壤,:描绘理想的居所,象征宁静的生活。
  4. 秫田十亩,将老菟裘。:自给自足的生活,表明对物质的淡泊。
  5. 山水乡邻,梅花妻妾,小部声音黄栗留。:享受自然与简单人际关系的美好。
  6. 出门去,怕青天剑啸,:感受到外界的压力。
  7. 沧海珠投。而今金尽床头。:对财富的失落感叹。
  8. 纵舌在何辞仰面羞。:口才虽好,却无颜面对现实。
  9. 叹富贵才高,骄人易取,:反思富贵与才华的关系。
  10. 文章命薄,知己难求。:感叹文人命薄,难以找到知心人。
  11. 乘兴而来,途穷则返,:表达对人生起伏的理解。
  12. 笑傲随他呼马牛。:对世俗的蔑视。
  13. 从今后,把世情看破,飘瓦卢舟。:决心看透世事,追求内心的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草阁三间”,形象生动。
  • 对仗:如“青天剑啸”与“沧海珠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排比:如“叹富贵才高,骄人易取,文章命薄,知己难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体现了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阁:象征隐逸生活的简朴与安宁。
  • 秫田:代表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反映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青天剑啸:象征外界的压力与威胁。
  • 瓦卢舟: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尤侗所提到的隐士是谁?

    • A. 李白
    • B. 陶渊明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金尽床头”指的是什么?

    • A. 财富耗尽
    • B. 书籍耗尽
    • C. 朋友耗尽
    • D. 食物耗尽
  3. “从今后,把世情看破,飘瓦卢舟”表达了什么态度?

    • A. 对世俗的依恋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人生的看破与超脱
    •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尤侗 vs. 陶渊明:尤侗的《戒游》更为直白地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而陶渊明则通过隐逸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 尤侗 vs. 王维:尤侗强调的是对人际关系的失望,而王维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者在对待世俗的态度上有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陶渊明与隐居文化》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建除诗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五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四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二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一 绍古辞七首 其七 绍古辞七首 其六 绍古辞七首 其五 绍古辞七首 其四 绍古辞七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阴潜 风字旁的字 龙骨车 咕隆 付之丙丁 温奥 幾字旁的字 泼泼 豕窜狼逋 修真炼性 慎重其事 贝字旁的字 元元本本 敌结尾的成语 鲁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