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9:18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
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
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
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
在正午时分,阳光普照,整个世界都明亮而清晰。
北园中细小的草在白昼时分依然沾着霜。
既然荣华的景象如此短暂,何必独自享有芬芳的气息呢?
我为你抽出琴弦来歌唱,但琴弦已断,无法成章。
鲍照(约 500—540年),字明远,号鲍生,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属于齐国的人。他以才情和诗歌见长,作品多为抒情和咏物,风格清新而生动。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反思人生的短暂与荣华的虚幻。通过表现细草和琴弦的意象,表达对生命脆弱和失落的感慨。
鲍照的《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五》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沉重的情感对比,展现出对生命与荣华的思考。诗的开头,正午的阳光普照,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然而在这光明之下,北园的细草却在日中仍然沾着霜,给人以脆弱之感。这一对比使人意识到即使在最美好的时刻,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依然存在。
“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一句,表达了对个人荣华的反思,荣华似乎是自我陶醉的结果,而这种陶醉在短暂的生命面前显得毫无意义。最后两句“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更是将主题推向高峰,表达了诗人对无法表达的遗憾与无奈。整首诗在清新与沉重之间游走,展现了鲍照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与荣华的思考,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诗中“白日正中时”意指什么?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D. 午夜
“乖荣顿如此”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荣华富贵
B. 友情
C. 自然
D. 时间流逝
“抽琴为尔歌”中“尔”指代谁?
A. 自己
B. 朋友
C. 爱人
D. 诗人
鲍照与李白的作品同样反映了对短暂生命的思考,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与洒脱,而鲍照则细腻而深沉,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