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0:56
沁园春 其二
作者: 曹贞吉 〔清代〕
凭藉飞鸿,贻我一编,花间草堂。
喜风流旖旎,小山珠玉,惊心动魄,西蜀南唐。
更爱长篇,嵚崎历落,辛陆遥遥一瓣香。
吟哦久,妒金荃佳句,遂满奚囊。
休论小弟行藏。叹笔砚年来已尽荒。
纵劳他精卫,难填闷海,倾来米汁,莫润愁肠。
鸟亦伤心,花能溅泪,独对东风舞一场。
如何是羡扁舟渔父,芦荻苍苍。
依靠飞来的鸿雁,给我寄来一篇诗文,写在花间草堂。
欣喜那风流旖旎的景致,小山如珠如玉,令人心惊肉跳,仿佛置身于西蜀南唐。
更爱那些长篇大论,曲折崎岖,辛陆遥遥的诗句,一瓣芬芳飘散。
吟诵了许久,妒忌金荃的佳句,竟然满怀一袋诗句的珍藏。
不必再谈论小弟的行藏,叹息笔砚这些年来早已荒废。
即使劳累精卫鸟,也难以填满这无边的忧闷,倾来的米汁,无法润泽愁肠。
鸟儿也伤心,花儿能溅下泪水,独自对着东风跳舞一场。
怎能不羡慕那扁舟渔父,芦苇荡漾苍苍。
作者介绍: 曹贞吉(约1686—1745),字梦阮,号惭愧,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情感为题材,表达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文学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传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对人生的感慨。
《沁园春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美的诗。开篇以“凭藉飞鸿,贻我一编”引入,营造出一种依托自然与他人情感交流的氛围。诗人通过飞鸿寄来的诗文,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喜风流旖旎”的景象,展现出西蜀南唐的文化氛围,表明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刻,尤其在对比“妒金荃佳句”与“叹笔砚年来已尽荒”的心境中,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创作能力的怀疑与对他人作品的羡慕。这种对比深化了诗的主题,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自我反思的复杂情感。
最后,诗人在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渔父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曹贞吉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情感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自我创作的反思,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鸿”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思念
C. 自由
答案: B
“叹笔砚年来已尽荒”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懊悔
C. 冷漠
答案: B
诗人在最后一联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诗人的生活
B. 渔父的生活
C. 读书人的生活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沁园春 其二》的全面解析与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首诗的美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