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59
沁园春 游孤山寺寄姜中丞
作者: 张之翰
若论西湖,颖川汝阴,俱难似之。正涌金门外,天开罨画,钱塘岸侧,城展玻璃。曾借扁舟,晚凉一棹,先向孤山近处嬉。回头望,是吴山楼阁,烟霭参差。淡妆浓抹相宜。道不独晴奇雨亦奇。访欧公遗像,仍存古井,逋仙旧隐,犹有荒祠。泉若通灵,梅如解语,应也怪公题咏迟。从今后,怕公余无事,准备新诗。
谈起西湖,颖川和汝阴的风景都无法与之相比。正当我在涌金门外,天边如画,钱塘江岸边,城市宛如玻璃般展现。我曾借着小舟,傍晚划着一桨,先是在孤山附近玩耍。回头望去,那是吴山的楼阁,烟雾缭绕,层次分明。淡妆浓抹相得益彰。不只是晴天的美景,雨天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探访欧阳修的遗像,依旧保留着古井,隐士的旧居,依然有荒凉的祠堂。泉水似乎通灵,梅花仿佛能解语,真怪于公的题咏迟到。从今以后,怕是公闲着无事,打算为他准备新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之翰,元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及其与人情的关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游览孤山寺之际,寄情于自然,表达对西湖风景的赞美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本诗通过描绘西湖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感悟。开头便引入对西湖的赞美,指出其他地方难以比拟,表达了对西湖独特风光的认可。诗中描绘了涌金门外的景象,天开罨画,钱塘岸侧如同玻璃,生动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接下来的扁舟游玩,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态度,回头所见的吴山楼阁,烟霭参差,给人带来一种朦胧而诗意的感觉。淡妆浓抹相宜,强调了西湖四季如春,晴雨皆美的特质。诗的后半部分则提及欧阳修的遗像与隐士生活,反映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则以准备新诗结尾,显示诗人对创作的热情与期待。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文历史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若论西湖,颖川汝阴,俱难似之。
开篇直入主题,强调西湖的独特之美,其他地方无法相比。
正涌金门外,天开罨画,钱塘岸侧,城展玻璃。
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象,天如画卷,城市如玻璃般清晰。
曾借扁舟,晚凉一棹,先向孤山近处嬉。
讲述自己在西湖上划小船,享受晚上的清凉,游玩孤山。
回头望,是吴山楼阁,烟霭参差。
回望吴山的楼阁,层次分明,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致。
淡妆浓抹相宜。
形容景色的和谐美,既有淡雅也有浓烈之美。
道不独晴奇雨亦奇。
不仅晴天的景色美,雨天也是独特的风情。
访欧公遗像,仍存古井,逋仙旧隐,犹有荒祠。
提及欧阳修的遗迹,古井仍在,隐士的住处也存在。
泉若通灵,梅如解语,应也怪公题咏迟。
泉水似乎有灵性,梅花似乎能言语,感慨于公的题咏迟到。
从今后,怕公余无事,准备新诗。
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创作的期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诗人对未来创作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涌金门”位于哪个地方?
a) 西湖
b) 长江
c) 黄河
诗人对晴雨的看法是?
a) 只有晴天美
b) 雨天也有其美
c) 不喜欢雨天
欧阳修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历史文化的象征
c) 旅游景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