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5:53
《又和八首》 ——刘克庄
浅池荒榭不施关,一任蟆跳更蚓蟠。
儒墨是非恁纸上,阴晴变态验窗间。
晨光可爱聊晞发,老相堪憎莫镜颜。
赖有笥中奎墨在,绝胜疏傅橐金还。
其七不识三君与八关,平生所敬独肱蟠。
扶犂甘雨祥风里,占籍廉泉让水间。
聊伴渔翁歌欸乃,且饶犬子赋孱颜。
村深隐隐闻箫鼓,知是田家赛社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池塘和古老的楼阁,没有施加锁闭的关卡,让青蛙跳跃,蚯蚓缠绕。书本上的儒家和墨家的争论不过是纸上谈兵,阴晴变化的天气在窗间显现。晨光是如此可爱,可以稍微理理头发;而衰老的面容却让人厌恶,镜中不想再看。幸好我的书箱中还有一些优质的墨,远胜于那些稀疏的金色装饰。其七,我不认识三位君子和八位长官,平生所敬仰的只有那一位肱蟠(肱蟠是指肱骨的弯曲,象征着忠诚)。在甘霖和祥风的环境中,我扶着犁,享受着清泉流淌的水。聊以陪伴渔夫高歌,且让我的犬子赋予我些许活力。在村庄深处隐约听到箫声和鼓声,知道是农民们在庆祝丰收节。
刘克庄(1180年-1244年),字季真,号十洲,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出生于江西。他的诗风受到李白、杜甫的影响,以豪放、奔放著称,同时又兼具细腻的情感,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又和八首》是刘克庄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诗中表现出对儒家与墨家的争论的不满,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刘克庄的《又和八首》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荒凉的环境,浅池和荒榭让人感到孤寂。青蛙与蚯蚓的出现,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一种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对儒墨争论的冷漠态度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认为这些争论不过是纸上谈兵,与实际生活无关。诗中提到的“晨光可爱聊晞发”,表现出一种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老去的相貌让他感到厌烦,但内心依然充满对生活的感慨与热情。
此外,诗人通过“赖有笥中奎墨在”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强调了内在的精神财富远胜于外在的装饰。最后,诗人描绘的村庄景象和人们的欢歌,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乡村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文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纷争的思考。诗人强调内在精神的价值,呼唤人们关注生活本质,追求真实的自我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A. 繁华热闹
B. 荒凉孤寂
C. 和谐安宁
刘克庄在诗中对儒墨的态度是:
A. 非常赞同
B. 漠不关心
C. 深恶痛绝
诗中提到的“晨光可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未来的恐惧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又和八首》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细腻传达;而杜甫《春望》则着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两者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