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见《众香词》、《词综》

《鹧鸪天 见《众香词》、《词综》》

时间: 2025-05-07 18:00:44

诗句

瑞脑空烧入夜香。

轻风吹恨上罗裳。

倚栏无语看明月,暗觉芭蕉影半墙。

秋寂寞,夜凄凉。

偏来愁思恼愁肠。

愁肠寸寸因愁绝,又送愁人两鬓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0:44

原文展示:

瑞脑空烧入夜香。轻风吹恨上罗裳。
倚栏无语看明月,暗觉芭蕉影半墙。
秋寂寞,夜凄凉。偏来愁思恼愁肠。
愁肠寸寸因愁绝,又送愁人两鬓霜。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香炉中的香料已经熏烧得空空如也。轻风拂过,带来怨恨,飘荡在我的衣裙之上。
我倚着栏杆,无言地凝视着明亮的月光,隐约间看到芭蕉树的影子映在墙上。
秋天的夜晚寂寞无比,令人感到凄凉。偏偏愁思如潮水般涌来,扰乱了我的心绪。
愁肠寸寸,因忧愁而断绝,又让愁苦的人长出了两鬓白霜。

注释:

  • 瑞脑:一种香料,常用于熏香。
  • 罗裳:轻薄的衣裙,通常指女性的衣服。
  • 倚栏:靠在栏杆上,表示一种闲适或思索的姿态。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用以象征凄凉与孤独。
  • 愁肠寸寸:形容内心愁苦,痛苦成寸。
  • 鬓霜:指鬓发因愁苦变白,象征岁月的流逝与心境的沉重。

典故解析:

  • :在古诗词中,月亮常常被用来象征思念、孤独和离愁。
  • 芭蕉影:芭蕉树的影子常与秋天的孤寂和忧愁相联系,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端,清代词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具有浓厚的抒情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秋夜,作者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无奈。

诗歌鉴赏:

《鹧鸪天》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而著称。整首词通过“夜香”、“明月”和“芭蕉影”等意象,将秋夜的孤独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两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香气的消散与轻风的拂动,暗示着内心的怨恨与思绪的纷扰。接着,诗人倚栏而立,凝视着明月,反映出他内心的无奈与沉思。暗觉的芭蕉影则是对孤独的进一步强调,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法名状的愁苦。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愁思的深刻描绘,秋夜的寂寞与凄凉交织在一起,愁肠寸寸,愁思不断,最终化为两鬓霜白的无奈。这种情感的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过往的深切怀念,使得整首词在抒情中充满了哲思。

通过细致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潘端在这首词中成功地传达了秋夜的孤独与心灵的愁苦,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瑞脑空烧入夜香:夜晚,香炉中的香料已经烧尽,暗示着夜的静寂和情感的冷淡。
  2. 轻风吹恨上罗裳:轻风拂过,带来一种怨恨的情感,似乎在缠绕着诗人的衣裙。
  3. 倚栏无语看明月:诗人静静地倚靠在栏杆上,默默地凝视着明亮的月光,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沉思。
  4. 暗觉芭蕉影半墙:隐约看到芭蕉树的影子投射在墙上,进一步增添了孤独的气氛。
  5. 秋寂寞,夜凄凉:夜晚的寂寞与凄凉,强调了秋天的孤独感。
  6. 偏来愁思恼愁肠:愁思如潮水般涌来,扰乱了内心的宁静。
  7. 愁肠寸寸因愁绝:愁苦的内心一寸寸地被撕扯,表现出愁苦的深度。
  8. 又送愁人两鬓霜:因忧愁而让人两鬓生霜,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愁苦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描述为“愁肠”,通过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内心的痛苦。
  • 拟人:将风和月赋予情感,使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如“秋寂寞,夜凄凉”,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孤独和愁苦,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秋夜的寂寞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夜香: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暗示内心的情感波动。
  2. 明月:常用来象征思念与孤独,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3. 芭蕉影:象征着凄凉与孤独,增添了秋夜的哀愁氛围。
  4. 愁肠:代表着内心的忧愁与痛苦,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
  5. 鬓霜: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愁苦,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瑞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香料
    b) 一种花
    c) 一种酒

  2. 填空题:诗人倚栏无语,看明月,暗觉____影半墙。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愁肠寸寸因愁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对/错)

答案:

  1. a) 一种香料
  2. 芭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
  2.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使用了细腻的意象和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展现了对月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情感深邃,意象丰富。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宋词三百首》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忆秦娥·娇滴滴 南乡子 谒金门·风韵彻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二郎神·小亭徙倚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龙溪道中 题暗香疏影词后用潘德久赠姜白石韵 晓儿辈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首字旁的字 任断 歹字旁的字 离乡别井 角字旁的字 两耳塞豆 虎穴龙潭 荀令衣香 拔宅飞升 包含凹的词语有哪些 破琴绝弦 遥胄 屮字旁的字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悠久 反犬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