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0:29
春日即事
作者: 俞桂 〔宋代〕
羲驭舒徐日正迟,园林已觉杏花稀。
半晴半雨春无准,燕怯轻寒不耐飞。
春天的阳光慢慢升起,日子似乎过得很慢;
园中已经感觉到杏花开得稀疏。
春天的天气时晴时雨,毫无规律可言;
燕子在微寒中感到畏惧,不敢轻易飞翔。
作者介绍:俞桂,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的气候变化及其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春日即事》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透过简单的字句,展现了春日的多变与微妙。诗中“羲驭舒徐日正迟”一句,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但略显迟缓的春日午后,给人以轻松的感受。接下来的“园林已觉杏花稀”则敏锐地捕捉到春天中杏花凋谢的景象,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春天的短暂。诗人用“半晴半雨”描绘了春天的不确定性,真实地反映了春季多变的气候,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无奈。
最后一句“燕怯轻寒不耐飞”,则将春的气息与燕子的归来结合在一起,燕子的飞翔象征着生机和希望,但因寒冷而不敢轻易飞翔,给人以深刻的感触。这种对比反映了自然界的微妙关系,也隐含了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藏着诗人对春天的思索,也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展现了生与死、希望与失落的辩证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羲驭”指的是:
诗中提到“燕怯”的原因是: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