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21
初夏
作者:俞桂 〔宋代〕
蔷薇花已谢,芍药拟下坡。
午阴有嘉树,景序犹清和。
日得诗篇咏,门无俗客过。
笋胎今岁少,荷叶小池多。
春去余旬日,夏云已嵯峨。
吾去年嗟矣,身事笑蹉跎。
但欲卧白石,幽岩扪青萝。
已与心料理,不必问如何。
全诗翻译:
蔷薇花已经凋谢,芍药花也快要下坡了。午后的阴影下,有美丽的树木,景色依然清新和谐。阳光下我吟咏诗篇,门前没有俗人来访。今年的竹笋长得少,池塘里的荷叶却多了起来。春天已经过去几天,夏天的云朵已然高耸。我为去年感叹,生活的事情让我笑着感到蹉跎。只想在白色的石头上卧下,幽静的山岩中抚摸青翠的藤萝。心中已经安然自得,无需再问如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笋胎”与“荷叶”的意象对比可以看作是自然生长的隐喻,象征着生命的变化与循环。
作者介绍:
俞桂,字子升,号南溪,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初夏时节,表现了诗人在春去夏来的时节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初夏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和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开篇通过描写蔷薇和芍药的凋谢,暗示时间的流逝,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而“午阴有嘉树,景序犹清和”一句则展现了初夏的美好,尽管花朵已去,但大自然依旧生机勃勃,给人以清凉和宁静。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日得诗篇咏,门无俗客过”,这里显示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远离俗世的喧嚣与烦扰,选择独自品味生活的美好。接下来的“笋胎今岁少,荷叶小池多”则通过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丰盈与贫瘠,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最后几句,诗人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选择卧于白石,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享受内心平和的生活理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初夏自然的描绘及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蔷薇”和“芍药”分别在什么时节凋谢?
诗人更喜欢哪种生活状态?
诗中提到的“荷叶小池多”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俞桂的《初夏》与王维的《竹里馆》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中以竹子为意象,展现了自然的清幽;而俞桂则通过花卉和池塘的描写,表现了初夏的生机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推荐书目:
此诗词的分析与理解有助于读者领会古诗的精髓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希望此内容能够帮助你更深入的理解《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