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4
火老金柔暑告残,乘凉正好望西山。
秋声来处无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
烈日炎炎的夏天已经接近尾声,柔和的秋风带来了凉爽,正适合坐在外面欣赏西山的景色。秋天的声音从何而来却难以寻觅,只能在窗前的竹叶间听到。
诗中提到的“秋声”并无具体的音响,更多是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古诗中常常通过自然的景象来传达情感,表达对季节变化的感受。
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常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初秋之际,正值夏秋交替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秋天的期待和对夏季的告别,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初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深刻的感受。开头两句“火老金柔暑告残”,用“火老”来形容夏日的炎热即将消退,接着以“金柔”形容秋天的阳光温柔而不刺眼,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气候的转变,更是内心感受的反映。诗人乘凉于此,静观自然,显得轻松自在。
接下来的两句“秋声来处无寻觅,只作窗前竹叶间”,则表现了对秋天声音的细腻感知。虽然“秋声”难以捉摸,但在窗前的竹叶间却呈现出一丝丝的秋意。这一细节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思索与发现中的细腻心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对季节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感受的反映,流露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简单的语言,诗人成功地捕捉到了初秋的气息和情感,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秋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火老金柔”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变化?
诗人“乘凉正好望西山”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秋声来处无寻觅”中的“秋声”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