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21
萧察数步闻臭,荀令三日犹香。
老子年来鼻塞,不分鲍肆麝房。
在萧瑟的环境中走几步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而荀子的香气三天后依然留存。自从我老了,鼻子常常堵塞,连鲍鱼肆的味道和麝香的香气都分不清了。
“荀令”可能是指荀子的香气,荀子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智慧和高尚品德。此处用来对比自然的香气与作者自身的嗅觉失灵,反映出一种对往昔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衰老无奈的感慨。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思庵,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花鸟、时事,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个性。
这首诗作于刘克庄晚年,表达了在年老体衰、感官迟钝的情况下,对周遭环境的敏感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气味的感知与自己嗅觉衰退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环境的气味,前者是负面的“臭”,后者是积极的“香”,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生活中美好与丑恶并存的现实。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个人,揭示了诗人因年老而感到的身体衰退。诗中用“鼻塞”形象地表达了老年人对美好事物的无能为力,进一步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感受,也反映了对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荀令”成为一种文化象征,暗示了即使在生活的萧条中,仍有值得珍惜的美好存在。这种对比和反思,使整首诗充满哲理性,令人深思。
诗中传达了对时间流逝与衰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反映了人在生活中对美与丑、常与变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荀令”是指哪个历史人物的香气?
“老子年来鼻塞”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臭”与“香”的对比主要反映了什么?
答案: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致的描绘和心灵的宁静。两者虽然都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前者更显沉重,后者则带有一种淡然与洒脱。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刘克庄的《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