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句》

时间: 2025-04-26 07:17:42

诗句

诗酒独游寺,琴书多寄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42

原文展示


作者:孟嘏 〔宋代〕
诗酒独游寺,琴书多寄僧。

白话文翻译

我一人独自游览寺庙,品味着诗酒;而琴声和书信却常常寄托给僧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标题,意思是短句或简练的诗句。
  • 诗酒:指喝酒时吟诵的诗,表现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 独游寺:独自去寺庙游玩,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
  • 琴书:琴声和书信,比喻文人生活的雅趣与交往。
  • 多寄僧:常常把琴声和书信寄给僧人,代表了一种精神的寄托。

典故解析
该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寺”与“僧”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与隐逸、超脱相关联,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嘏(约1000年-约1060年),字子翼,号孤雁,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写作于诗人游览寺庙时,受环境和心境的启发,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超脱。开篇以“诗酒独游寺”描绘了诗人独自游玩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逃避和内心的自在。这种状态不仅是对物质的放下,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通过诗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显得尤为洒脱。

接下来的“琴书多寄僧”则意象丰富,既表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交流,也隐含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琴声与书信的寄托,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与倾诉,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更为突出。这种寄托既是对友谊的重视,也是对自我情感的抒发。

整首诗透出一种孤独而又自在的气息,诗人通过游寺表达了对人世喧嚣的远离和对清净心境的向往,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酒独游寺:诗人独自游览寺庙,品味诗酒,展现了他的洒脱与自在。
  • 琴书多寄僧:琴声和书信常常寄托给僧人,表现了与僧人之间的精神交流,暗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该诗使用了对比手法,"独游"与"寄僧"形成对照,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内心的寄托。
  • 意象鲜明,通过“诗酒”和“琴书”展现出诗人追求文雅生活的情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和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净与超脱的场所,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诗酒:代表文人雅趣,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 琴书:代表文化交流与精神寄托,传达诗人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B. 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C. 对友情的珍视

  2. 诗中提到的“僧”代表了什么?
    A. 世俗生活的象征
    B. 精神寄托的对象
    C. 酒友的代称

  3. “诗酒独游寺”中的“独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独自的孤独
    B. 享受宁静的快乐
    C. 对世俗的逃避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 孟嘏的《句》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者更注重与僧人的精神交流,后者则突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孟嘏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平刘左车坎止春歌 彩鸾归令(为张子安舞姬作) 水调歌头·今夕定何夕 渔父家风 点绛唇 次韵范才元中秋不见月 菩萨蛮 卜算子 其二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次友人书怀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字旁的字 坐于涂炭 束手无术 表面光 包含卢的词语有哪些 定西番 员润 鼓金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大地春回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力字旁的字 虚文缛节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醒结尾的成语 亠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