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4:59
题惺甫夫子西行草后
作者: 汪仲洋 〔清代〕
西游不肯变商声,日有新诗当纪程。
贡马使来光禄塞,射雕人住受降城。
周家遣戍多风雅,汉室屯田用老成。
听到笛中吹折柳,黄河源上望燕京。
全诗翻译:
诗人不愿意改变他对西行的传统感受,每天都有新诗来记录旅途的风景。贡马使者从光禄寺出发,射雕的侠客居住在受降城。周朝的戍守多是风雅之士,汉朝的屯田则用经验丰富的老成之人。听到笛声中传来折柳的曲调,远望黄河源头的燕京(今北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仲洋(约1640-1700),字惺甫,号梅溪,清代诗人,兼擅诗词与书法,作品多反映时代变迁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逐渐稳定的时期,诗人以西行的方式反映个人旅行的感受与社会变迁,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怀念与对新事物的接受。
本诗在形式上使用了五言绝句,整体上简洁而含蓄,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句“西游不肯变商声”中,诗人坚持古代的文化传统,表明了对古典音乐的喜爱和对变化的抵触。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贡马和射雕人对比,展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既有豪情壮志的侠义精神,又有对权力象征的思考。
后两句以“周家遣戍多风雅,汉室屯田用老成”呈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突出了文人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最后一句“听到笛中吹折柳,黄河源上望燕京”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地理位置结合,形成一种对故土的依恋和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对历史的追忆,体现出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旅行的视角,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深厚而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C. 对自然的描写
D. 对历史的否定
“贡马使来光禄塞”中“光禄塞”指的是什么?
A. 地名
B. 官署
C. 山川
D. 城市
诗中提到的“折柳”意象主要表达什么?
A. 喜悦
B. 离别
C. 归属
D.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