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4:10
田家即事
作者: 祖咏〔唐代〕
旧居东皋上,
左右俯荒村。
樵路前傍岭,
田家遥对门。
欢娱始披拂,
惬意在郊原。
馀霁荡川雾,
新秋仍昼昏。
攀条憩林麓,
引水开泉源。
稼穑岂云倦,
桑麻今正繁。
方求静者赏,
偶与潜夫论。
鸡黍何必具,
吾心知道尊。
作者在东边的山岗上,旧居俯视着荒凉的村庄。砍柴的小路旁边是山岭,农家则遥遥对着门。欢快的气息开始在田野间弥漫,心满意足地享受着乡间的宁静。余晖照耀下,川面上的雾气荡漾,新秋的时节依然是白昼和黄昏交替。攀着树枝在林间休息,放水引泉开始灌溉。农田的耕种岂能感到疲倦,桑树和麻田正是丰收的时节。恰好想与寻求安静的人分享,偶然与隐士讨论。鸡黍之食何必讲究,心中自有尊重。
作者介绍:祖咏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表达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反映出对当时城市喧嚣的厌倦。
《田家即事》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旧居东皋上,左右俯荒村”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既有高处俯视的视角,又展现出荒村的宁静与恬淡。接着,诗人通过对樵路、农家、欢娱等的描绘,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诗中多次提到的“惬意”、“欢娱”等词汇,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愉悦。尤其是“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一联,展现了诗人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姿态。最后,诗人以“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收尾,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内心的满足感,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勾勒出一个美丽的乡村画面,展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也反映了人们追求宁静、自然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精神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景象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A. 城市的繁华
B. 荒凉的村庄
C. 自然的宁静
“鸡黍何必具”中“鸡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农家食物
C. 一种植物
诗中展现了哪些自然景象?
A. 高山和流水
B. 雨后余晖与秋天的变化
C. 城市的灯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