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均纕蘅丈枕上即事

《次均纕蘅丈枕上即事》

时间: 2025-05-01 05:36:07

诗句

镫烬香消又酒醒,主人念念自惺惺。

从来乱后乌头白,未必春来柳眼青。

户限当官妨出入,祠堂呵壁辨昭冥。

若云遥夜沈群籁,如晦鸡鸣请试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6:07

原文展示:

镫烬香消又酒醒,
主人念念自惺惺。
从来乱后乌头白,
未必春来柳眼青。
户限当官妨出入,
祠堂呵壁辨昭冥。
若云遥夜沈群籁,
如晦鸡鸣请试听。

白话文翻译:

灯火熄灭,香烟消散,我又从醉梦中醒来,
主人心中念念不忘,显得格外清醒。
自古以来,烦乱之后乌头花才会变白,
未必春天来临时,柳树的芽儿就一定会变绿。
门窗紧闭,官府的限制妨碍了出入,
祠堂的墙壁上,我分辨着生死的界限。
如果说遥夜中的风声如同沉重的乐曲,
就像黑暗中鸡鸣的声音,请你来听听。

注释:

  • 镫烬:指炉火的残余,暗示夜晚的结束。
  • 香消:指香烟的消散,象征着静谧与寂寞。
  • 惺惺:形容清醒的状态。
  • 乌头:一种植物,乱后指的是经历过风雨的事物。
  • 柳眼:比喻春天柳树发芽的状态。
  • 户限当官:指门窗被限制,暗示外界的封闭。
  • 祠堂:供奉祖先的地方,象征着生死的分界。

典故解析:

“乌头白”可能指的是经历磨难后的重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变化的深刻感悟。“鸡鸣”则常常象征黎明的来临,暗示着希望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乔大壮(1870-1948),字云升,号惕庵,湖南人。近代著名诗人,擅长古体诗,风格深沉,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自我内心的探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纷扰,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篇通过描述灯烬与香烟的消散,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反映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接着,诗人用“主人念念自惺惺”来引出清醒后的思考,显示出内心的挣扎与自省。

“从来乱后乌头白,未必春来柳眼青”的对比句式,暗含了人生无常的哲理,生活中的困扰与希望并存。接下来的“户限当官妨出入”,则暗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人自由的压制,透出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而最后两句,借助“遥夜沈群籁”和“如晦鸡鸣”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状的反思,既有孤独感,也透出了一丝对光明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镫烬香消又酒醒:描绘了一种夜晚结束,沉浸在酒醉中的清醒状态。
  2. 主人念念自惺惺:主人在思索,心中有着清醒的自省。
  3. 从来乱后乌头白:历史上经历过动乱后,事物的变化。
  4. 未必春来柳眼青:春天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变好。
  5. 户限当官妨出入:描绘了外界环境对个人生活的干扰。
  6. 祠堂呵壁辨昭冥:在生死之间,诗人感受到的深刻思考。
  7. 若云遥夜沈群籁:夜深人静,声音显得更加沉重。
  8. 如晦鸡鸣请试听:希望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光明。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情感更加细腻。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镫烬:象征着过去的结束和孤独的夜晚。
  • 乌头白:代表经历风雨后的变化。
  • 柳眼:象征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生机。
  • 祠堂:代表着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镫烬香消”中的“镫”是什么意思?
    A. 灯火
    B. 香料
    C. 酒水

  2. “未必春来柳眼青”是什么意思?
    A. 春天一定会到来
    B. 春天未必带来生机
    C. 柳树总是绿色的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月夜》进行比较,探讨两位诗人对夜晚景象的不同理解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解读与赏析》
  • 《乔大壮诗词选》

相关查询

舞衣曲 和友人悼亡(一作丧歌姬) 陈宫词 酒泉子 侠客行 过分水岭 经故秘书崔监扬州南塘旧居 晚归曲 夜宴谣 题陈处士幽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像座 真界 一推两搡 辰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不绝如发 鹿字旁的字 楚歌四合 荆楚 欺大压小 胡肥钟瘦 两点水的字 包含鄂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雉的词语有哪些 使役 一命归阴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