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马筱潭报雨

《马筱潭报雨》

时间: 2025-07-28 17:22:58

诗句

皇佑岁庚寅,阴阳久郁堙。

二时愆雨泽,百物悯膏屯。

谷价方翔踴,民言备苦辛。

原畴无播种,道路有饥贫。

县令忧忘食,斋房退省身。

朝归占甲子,暮出看星辰。

野祀曾徼福,雩坛示礼神。

祈求观古法,询访得龙津。

遣吏苹蘩洁,斋书肺腑阵。

灵泉汲坎{上穴下臼},仙仗下嶙刚。

雷斧潜嗔树,天波忽洒尘。

音官沈鼓吹,市户湿衣巾。

隆应声何速,盘旋志未伸。

经纶惟四日,滂沛即逾旬。

万谷山源发,三农水利均。

趋田多耒耨,入里少刍薪。

苗稼晨争插,坊庸夜不巡。

讴谣兴父老,燕喜集宾亲。

捐瘠苏中壑,生成赋大钧。

邑人勿忘报,世世荷深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22:58

原文展示

马筱潭报雨
作者:陈襄 〔宋代〕

皇佑岁庚寅,阴阳久郁堙。
二时愆雨泽,百物悯膏屯。
谷价方翔踴,民言备苦辛。
原畴无播种,道路有饥贫。
县令忧忘食,斋房退省身。
朝归占甲子,暮出看星辰。
野祀曾徼福,雩坛示礼神。
祈求观古法,询访得龙津。
遣吏苹蘩洁,斋书肺腑阵。
灵泉汲坎上穴下臼,仙仗下嶙刚。
雷斧潜嗔树,天波忽洒尘。
音官沈鼓吹,市户湿衣巾。
隆应声何速,盘旋志未伸。
经纶惟四日,滂沛即逾旬。
万谷山源发,三农水利均。
趋田多耒耨,入里少刍薪。
苗稼晨争插,坊庸夜不巡。
讴谣兴父老,燕喜集宾亲。
捐瘠苏中壑,生成赋大钧。
邑人勿忘报,世世荷深仁。


白话文翻译

在皇佑年间的庚寅年,阴雨的天气长久地笼罩着大地。
两季的雨水未能及时降下,百姓们对丰收的渴望变得愈发迫切。
谷物的价格正在飞涨,百姓们满口苦水,辛苦度日。
田地里无法播种,路途上却有饥饿的贫民。
县令因忧虑而忘记了吃饭,斋房中则是对自己严格要求。
早上回家占卜,晚上出门观察星辰。
乡野的祭祀曾带来福祉,雩坛上也要举行礼仪。
祈求时要遵循古老的法则,探访能引来雨水的龙津。
派遣官吏清洁祭品,斋戒书写心中所愿。
灵泉从坎上汲水,下穴中有臼,仙仗在嶙峋的山石下。
雷神怒吼着树木,天上的雨水顿时洒落尘土。
音官的鼓声沉寂,市民的衣巾也被雨水打湿。
雨声何其迅速,盘旋的志向尚未实现。
经过四天的努力,滂沱大雨便已持续了十天。
万山的谷源开始涌动,三农的水利也得以均匀。
田地里农民忙着耕作,村里却缺少柴草。
苗稼在清晨争相栽种,地头的人夜里却不巡查。
乡民们开始歌唱,燕子也欢聚宾朋。
捐弃贫瘠的土地,丰收的希望将会有大赢家。
乡里人不可忘记回报,世世代代要怀有深厚的恩情。


注释

  1. 皇佑:宋仁宗时期的年号。
  2. 阴阳:指天气阴沉,雨水较多。
  3. :指不合适,失常。
  4. 膏屯:指大地的滋润,指雨水的积聚。
  5. 谷价:指谷物的价格。
  6. 耒耨:耕种、锄地的工具。
  7. 斋房:指祭祀前的净身、斋戒之处。

典故解析

  1. 雩坛:古代祭天求雨的场所,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
  2. 龙津:指的是古代传说中能引来雨水的地方,象征着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祈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襄(生卒年不详),字元和,号静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以风格恬淡、清丽著称。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民生疾苦,深受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

《马筱潭报雨》创作于一个雨季不顺的时期,诗人在忧虑自然灾害对百姓生活影响的背景下,通过祭祀求雨的活动,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心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马筱潭报雨》是一首反映宋代社会风貌和农民艰辛生活的诗歌。诗中通过描写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表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与期盼。开篇以“阴阳久郁堙”引出主题,深刻表现了自然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随着诗歌的发展,作者对民生困境的描绘愈发深刻,愈加突显出农民的苦辛与无奈。陈襄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县令为民忧虑而忘却饮食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官民同心的情感。

诗中充满对传统祭祀文化的敬重,借用古代祭祀求雨的仪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希望。后半部分通过对雨水的渴望,展现了农田复苏的希望,诗人用“万谷山源发,三农水利均”来描绘丰收的美好前景,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由忧愁转为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诗歌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间苦难的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皇佑岁庚寅,阴阳久郁堙

    • 表达了在特定年号和年份中,天气阴郁的状态。
  2. 二时愆雨泽,百物悯膏屯

    • 反映了两个时节都没有雨水,导致对丰收的期盼愈加迫切。
  3. 谷价方翔踴,民言备苦辛

    • 谷物价格高涨,百姓们面临生活困境。
  4. 原畴无播种,道路有饥贫

    • 田地无法播种,饥饿与贫困在道路上显现。
  5. 县令忧忘食,斋房退省身

    • 县令因忧虑民生而忘记吃饭,展现关心民众的形象。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雷斧潜嗔树”,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
  • 对仗:全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干旱和求雨的过程,表达了对民众生活困境的深切关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传递出希望与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雨水:象征着生命与希望,表现出对丰收的渴望。
  2. 县令:代表着官民关系,体现出官员的责任和关怀。
  3. 祭祀:象征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丰收的祈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县令因何忘食?

    • A. 忙于政务
    • B. 为民忧虑
    • C. 饮酒作乐
    • D. 读书
  2. “万谷山源发”中“谷”指的是什么?

    • A. 人民
    • B. 谷物
    • C. 山川
    • D. 自然
  3.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关注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人民生活
    • C. 个人情感
    • D. 文化传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诗作,描绘了战乱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出对生活的关怀。
  • 《江南春》: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农田的丰收。

诗词对比

  • 《马筱潭报雨》与《春望》
    • 两者都关注民生,但《马筱潭报雨》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而《春望》则强调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苦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分析古诗词的专业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甘州遍 其二 甘州遍 其一 甘州遍 阅江楼观射,和唐人毛文锡韵 甘州遍·秋风紧 庆春时 其二 庆春时 其一 庆春时 用晏小山韵 庆春时•日长 庆春时 红娘子 绯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足马力 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从天而降 夏成 支字旁的字 无开头的成语 俭可以养廉 一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屋开头的成语 督军 攻苦茹酸 匸字旁的字 牡桂 依然故态 目断鳞鸿 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脱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