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8:00
贺新郎 其二 送青藜偕纪郡伯之昆陵再叠前韵
作者:龚鼎孳 〔明代〕
裹剑携书卷。乍销魂黯然欲别,有情谁遣。樽酒旗亭枫叶乱,朝雨轻尘方泫。离别话细春蚕抽茧。望去千峰苍翠合,试蒜山瓜步潮深浅。风正和片帆展。六朝记室名尊显,况金闺文章大手,群推轮扁。指点孙郎遗略在,岂似景升豚犬。行色壮倚闾差免。到日秋花团竹马,奉兰陵雄郡君同典。襦裤五,自在剪。
裹着剑,携带着书卷。乍然之间,心情低落得快要离别了,谁能帮我解脱呢?酒樽下,旗亭前,枫叶纷乱,早晨的细雨轻轻洒落。离别时细语,如同春蚕吐丝抽出茧。远望千峰苍翠,试探蒜山的潮水深浅。风正好,帆正展。六朝时记室的名字显赫,何况金闺中的文章高手,大家都推崇的轮扁。指着孙郎的遗迹,难道比得上景升的豚犬?行色匆匆,靠在街角,刚好得以免去。等到秋天花开,竹马相伴,恭迎兰陵的雄郡君一同典礼。轻便的襦裤,随心所欲地剪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龚鼎孳(公元1570-1648年),明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语言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离别之情表达对友人的关怀及对人事变化的感慨。
此诗以“离别”为主题,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在细腻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剑、书卷、樽酒、枫叶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氛围。开篇用“乍销魂黯然欲别”表达了突如其来的离愁,接着用“樽酒旗亭枫叶乱”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伤感的气氛。
诗中有许多对比,如“岂似景升豚犬”,以历史人物的成就与自己所处的境遇进行对照,流露出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同时,诗人也表现出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对离别的感伤,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情感丰富而层次分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裹剑携书卷”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斗的准备
B. 对知识的追求
C. 离别时的情感
“樽酒旗亭枫叶乱”中的“枫叶”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离别的忧伤
C. 友谊的珍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