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用欧阳公白战律,仍禁用映雪访戴等故事,

《雪用欧阳公白战律,仍禁用映雪访戴等故事,》

时间: 2025-05-06 18:31:52

诗句

细听弃仍有,贪看立又行。

落时晨却暗,积处夜还明。

幸自漫山好,何如到夏清。

似知吾党意,未遣日华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1:52

原文展示:

细听弃仍有,贪看立又行。
落时晨却暗,积处夜还明。
幸自漫山好,何如到夏清。
似知吾党意,未遣日华晴。

白话文翻译:

细心倾听时,依然有放弃的声音;
贪图观看时,便立刻又要出行。
雪落时清晨却暗淡,积雪的地方夜晚却明亮。
庆幸漫山遍野都是美景,怎么比得上夏日的清爽?
似乎知道我等的心意,未曾让阳光照耀。

注释:

  • 细听:仔细倾听。
  • 弃仍有:放弃依然存在。
  • 贪看:贪恋观看。
  • 晨却暗:早晨却显得昏暗。
  • 积处夜还明:积雪的地方晚上反而更亮。
  • 幸自漫山好:幸好漫山遍野都是美好风景。
  • 日华晴:阳光明媚的日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并称“南宋三大家”。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杨万里常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开头两句“细听弃仍有,贪看立又行”,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出对景物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落时晨却暗,积处夜还明”中,诗人巧妙地对比了雪落与积雪后的明暗,使得自然景象生动鲜明。后两句“幸自漫山好,何如到夏清”则表达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感悟,尽管冬天的雪景美丽,但他更向往夏日的清新与明朗。整首诗运用对比手法,既展现了冬雪的美丽,又表达了对春夏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揭示了诗人细微的观察与情感。
    • 第二句表现出诗人的行动与情感的冲突。
    • 第三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晨昏的不同感受。
    • 第四句则反映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比喻“积处夜还明”展示了夜晚的光明与温暖。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四季变化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细腻表现。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宁静,但也暗含孤独与冷清。
    •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积处夜还明”意指什么? A. 夜晚黑暗
    B. 积雪地方明亮
    C. 早晨阳光
    D. 夏季清晨

  2. 诗人更向往哪个季节的景色?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雪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描绘自然,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对雪的细腻感受,后者则表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言怀·恨乏平戎策 杂歌谣辞。步虚词 南海神祠 遣兴·浮世忙忙蚁 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 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 依韵奉酬李迪 湘妃庙·帝舜南巡去 马嵬驿·玉颜虽掩马 对花呈幕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勇的成语 险遭不测 斐然可观 氏字旁的字 滉瀥 红紫夺朱 立字旁的字 金堂 言字旁的字 日德兰海战 疼人 无关宏旨 隶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不舍昼夜 牛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