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日六言十二首 其四

《春日六言十二首 其四》

时间: 2025-04-27 12:10:06

诗句

黄亭瓮闻酒美,白湖船至籴平。

珠衱丽人出郭,银钗村姑入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0:06

原文展示:

春日六言十二首 其四
作者: 刘克庄

黄亭瓮闻酒美,
白湖船至籴平。
珠衱丽人出郭,
银钗村姑入城。

白话文翻译:

在黄亭的酒瓮旁,传来美酒的香气;
白湖的船只驶来,运送着稻米。
穿着华丽衣衫的美人走出城郭,
戴着银钗的村姑则走进城中。

注释:

  • 黄亭:指代一个具体的亭子名,通常与美酒有关联。
  • :盛酒的器具,通常是大陶罐。
  • 白湖:指一处水域,湖水清澈。
  • :买进粮食,通常指稻米。
  • 珠衱:华美的衣服,珠光宝气的衣衫。
  • 银钗:用银制作的发钗,通常用于村姑的装饰。
  • :城外的意思。

典故解析:

这首诗在描绘春日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场景时,没有使用复杂的典故,而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民生风貌。黄亭、白湖都是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在春日时节对自然和人情的观察与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德明,号寒碧,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在诗词上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刘克庄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春日六言十二首》是刘克庄在春日欣赏自然景色时所作,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日的美丽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开头两句通过黄亭的美酒和白湖的船只,引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情景交融,传达出一种春日的温暖与生机。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描绘了不同身份女性的形象:一位是亭亭玉立的丽人,另一位则是朴实的村姑,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社会的多样性,也反映出不同生活方式的和谐美。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表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亭瓮闻酒美:描绘了春日中黄亭旁的酒瓮,传出美酒的香气,展现了春日的欢愉气息。
  2. 白湖船至籴平:白湖的船只到达,运送稻米,表现了农田丰收的喜悦。
  3. 珠衱丽人出郭:华丽的女子走出城郭,象征着城市生活的繁华与多彩。
  4. 银钗村姑入城:村姑入城,表现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互动与联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黄亭瓮”与“白湖船”、“珠衱丽人”与“银钗村姑”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酒、美人、村姑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感,展现了不同生活的风貌。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春日的美好与生机,展现了城市与乡村、富裕与朴素之间的和谐共存。通过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黄亭瓮:象征着春日的欢乐与丰收,酒代表生活的美好。
  • 白湖船:象征着交通与交流,代表着社会的繁荣。
  • 珠衱丽人:象征着城市的繁华与富裕,体现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 银钗村姑:象征着乡土的淳朴与真实,展现了农村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亭”主要代表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个亭子
    • C. 一种食物
  2. “银钗村姑入城”中的“银钗”代表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村姑的装饰品
    • C. 一种饮料
  3. 诗中描绘的春日场景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 A. 战争
    • B. 生活的繁荣与和谐
    • C. 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春日六言十二首 其四》更为轻快和生活化,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两者虽然同为春日题材,但情感基调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春东园作 反远游 露坐小饮 诵书示子聿 正月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 山行赠野叟 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 初发荆州 闻百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司田 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鹰扬虎视 三点水的字 馬字旁的字 一夔自足 瑚琏之器 证券 折文旁的字 知羞识廉 卖菜佣 哑口无声 三迭 卤字旁的字 灰鬲 邑字旁的字 包含拟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