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

时间: 2025-05-02 02:10:26

诗句

斧残留得半株斜,相对微吟到暮鸦。

堪叹病翁无绮语,不如枯树有琪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10:26

原文展示:

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斧残留得半株斜,相对微吟到暮鸦。
堪叹病翁无绮语,不如枯树有琪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情景。即使斧头已将梅枝斜斜地砍下,余下半株梅花却仍在微微吟唱,伴随着暮鸦的啼叫。病重的老翁叹息,无法说出美丽的词句,不如那枯树上开出的奇特花朵。

注释:

  • 斧残:指用斧头砍伐后留下的部分。
  • 微吟:轻声吟唱。
  • 暮鸦:黄昏时分的乌鸦,象征孤寂。
  • 病翁:身体虚弱的老人。
  • 绮语:华丽的言辞。
  • 琪花:珍奇美丽的花朵。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诗词中常常象征坚韧与高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仍然绽放,代表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人的病翁形象可以联系到“老而不衰”的哲学,暗示即使身体衰弱,但内心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仍然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冬日,诗人漫步至石塘,见到梅花与暮鸦,心中感慨万千而作。诗中透出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通过梅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诗的开头用“斧残留得半株斜”描绘出梅花的残缺,象征着人生中的挫折与不完美。然而,尽管梅花被砍伐,仍然“微吟到暮鸦”,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仿佛在说,即使生活充满了病痛与无奈,“病翁无绮语”,也比不上那“枯树有琪花”的美丽与希望。这里的对比不仅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也隐喻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斧残留得半株斜:描绘了梅树被砍后残存的景象,暗示生命的脆弱。
  • 相对微吟到暮鸦:梅花在夕阳下轻声吟唱,烘托出孤独与凄凉。
  • 堪叹病翁无绮语:病重的老人因病痛无法表达情感,象征人生中的无奈。
  • 不如枯树有琪花:即使是枯树上开出的奇花,也比无言的病翁更有生机与美感。

修辞手法:

  • 对比:病翁与梅花的对比,强调了生命的不同状态。
  • 拟人:将梅花拟人化,赋予其吟唱的能力,使之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命运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不屈的精神。
  • 暮鸦:象征孤独与寂寞,暗示生命的无常。
  • 枯树:象征生命的衰败,然而却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斧残”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的美丽
    • B. 梅树被砍的情况
    • C. 病翁的生活
  2. “堪叹病翁无绮语”中“绮语”的意思是什么?

    • A. 华丽的言辞
    • B. 悲伤的故事
    • C. 无声的叹息
  3. 诗中比喻“枯树有琪花”意在表达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自然的美丽
    • C. 病翁的孤独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王安石
  • 《早梅》- 冯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也是描写梅花的作品,但更侧重于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与刘克庄的作品相比,王安石的诗更直接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品质,而刘克庄则更注重通过梅花反思生命的深刻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花诗选》
  • 相关古诗词研究论文与书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永遇乐·舟中感旧 菩萨蛮·春闺 菩萨蛮·秋闺 青玉案·吊古 踏莎行·初春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殿前欢·酒杯浓 答韩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土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辞穷理屈 纸落云烟 艸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欺世惑俗 连更彻夜 包含鲸的词语有哪些 毫无所得 物化 通南彻北 靠牌子 老鱼跳波 金字旁的字 置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