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3:03
梦到扬州,依然南浦。绮罗如梦锦如尘,香车宝马知何处。翠烟笼,十里隋堤,茫茫飞絮。举目魂消肠断,春光如许。琼花消息竟飘零,荒台古苑春无主。想莺花,十二楼前,迷离烟雨。
在梦中来到扬州,仍然是在南浦。绮丽的衣裳如梦中的锦缎,似尘埃般轻薄,香车宝马不知道驶向何方。碧绿的烟雾笼罩着十里隋堤,漫天飞舞的柳絮令人迷茫。举目远望,心神俱散,肠断欲绝,春光如此美好。琼花的信息竟已飘零,荒废的台榭古园春天已经没有主人。想念那莺歌花舞,十二楼前,迷离的烟雨中。
作者介绍:夏完淳(1620年-1646年),字季常,号剑泉,晚号千峰,明末诗人,因其反清复明的思想而被后人所铭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末动荡时期,作者怀着对家国的无限忧虑,借助对扬州美景的描绘,反映了他内心的惆怅与不安。诗中既有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也蕴含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失落。
《两同心 有梦》是一首表达怀旧之情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梦到扬州”的意象,引入对美好往昔的追忆。扬州的美景历来为文人所称道,诗中描绘的“绮罗如梦锦如尘”、“香车宝马”等,展现了当时繁华的生活画面,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而“翠烟笼,十里隋堤,茫茫飞絮”则以清新的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气氛,诗人似乎在这样的景致中迷失了自我,产生了“举目魂消肠断”的感受。这种情感的转变,恰恰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与苦痛。
随着诗的深入,琼花的飘零象征着春天的无情和失落,荒台古苑的“春无主”更是加重了这份惆怅。末尾“想莺花,十二楼前,迷离烟雨”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尽管现实依旧令人失望,但内心深处的那份向往与追求依然存在。
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的动荡与社会的变化,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绮罗如梦锦如尘”是比喻,增强了视觉的美感;“翠烟笼”则是拟人,给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感,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城市是哪个?
诗中描绘的豪华车马是什么?
“翠烟笼”中的“翠”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