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两同心 自题纫秋小照

《两同心 自题纫秋小照》

时间: 2025-05-04 01:00:00

诗句

露满高梧,秋光容与。

伫阑干、谁逞腰肢,展芭蕉、欲分眉妩。

谢姮娥,早付天香,婆娑深护。

别有幽馨盈掬。

系情湘浦。

掩映处、几叠屏山,消受得、芳华如许。

君看取,风叶含丹,月波流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0:00

原文展示:

两同心 自题纫秋小照
作者: 钱孟钿 〔清代〕

露满高梧,秋光容与。
伫阑干谁逞腰肢,展芭蕉欲分眉妩。
谢姮娥,早付天香,婆娑深护。
别有幽馨盈掬。
系情湘浦。
掩映处几叠屏山,消受得芳华如许。
君看取,风叶含丹,月波流素。

白话文翻译:

露水洒满了高大的梧桐树,秋天的光辉映照着她的容颜。
我在栏杆前伫立,谁在炫耀自己的腰肢?展动的芭蕉像是在分开她的眉妩。
谢了嫦娥,早已将芬芳的香气赠予天空,婆娑的舞姿在深处守护着。
这里别有一番幽香盈满掌心。
情思系于湘江之畔。
在那掩映之处,几叠屏山,怎能承受这般的芳华?
你看那风中的落叶含着红丹,月下的波光流淌着素色。

注释: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象征秋天的意境。
  • 阑干:栏杆,指站立的地方。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柔美的女子。
  • 谢姮娥: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子,象征美丽与高洁。
  • 婆娑:舞姿轻盈的样子。
  • 湘浦:湘江的岸边,代表着思念的地方。
  • 屏山:指山的形态,象征自然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孟钿(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优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秋季,作者借秋天的景色,抒发对美好事物的感悟与思念之情,展现了对爱情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两同心 自题纫秋小照》是一首典雅的秋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思念。诗的开篇“露满高梧,秋光容与”,展现了秋天的清晨,露珠点缀在梧桐树上,光线柔和,给人一种安静而美好的感觉。这种自然的美与作者内心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清新与惆怅的情绪。

诗中“伫阑干谁逞腰肢,展芭蕉欲分眉妩”,以栏杆和芭蕉象征女子的优雅与妩媚,展现了对爱人的深情仰慕。同时,嫦娥的意象引入了爱情的神秘与纯净,仿佛在诉说一种绝美而又遥远的爱情。

诗的最后几句,提到“风叶含丹,月波流素”,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期盼与对生活的感悟,使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深度,又有自然的美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满高梧,秋光容与:清晨的露水洒满高大的梧桐树,映照着秋天的光辉,象征着自然的美。
  • 伫阑干谁逞腰肢:站在栏杆前,谁在炫耀自己的身姿,引出对美的欣赏与嫉妒。
  • 展芭蕉欲分眉妩:芭蕉绽放的姿态,仿佛在分开她的眉妩,形象生动。
  • 谢姮娥,早付天香:感谢嫦娥,早已将香气送往天空,象征着爱情的纯洁。
  • 别有幽馨盈掬:这里有一种独特的幽香,似乎可以用手捧起,传达出浓郁的情感。
  • 系情湘浦:情思系于湘江之边,表达思念之情。
  • 掩映处几叠屏山:在那掩映的地方,几叠屏山,暗示了自然的美。
  • 消受得芳华如许:能够承受如此美好的时光,感叹岁月的流逝。
  • 君看取,风叶含丹,月波流素:请你看看,那风中的落叶和水中的月光,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叶含丹”将落叶比作红色,形象生动。
  • 拟人:如“婆娑深护”,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和结构上都表现出对称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与对爱情的思念,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完美结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晨的露水,象征清新与纯洁。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代表坚韧与高贵。
  • 芭蕉:象征柔美与妩媚。
  • 嫦娥:代表美丽与梦想。
  • 湘浦:思念的寄托之地,带有乡愁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梧”意指什么? A. 高大的梧桐树
    B. 高山
    C. 高楼

  2. “谢姮娥,早付天香”中的“姮娥”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A. 西游记中的人物
    B. 嫦娥
    C. 王母娘娘

  3. “风叶含丹”中的“丹”指的是什么颜色? A. 白色
    B. 红色
    C. 绿色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钱孟钿的《两同心》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结合,但李白更显豪放,而钱孟钿则显得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即事 即事 会稽六月初五日新米入市价减旧以升计之几十 黄致政挽诗二首 怀忠堂辞 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 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 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 贺监宅 贺皇太子生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议官 极往知来 三框儿的字 X光 馬字旁的字 青莹 四会五达 宁结尾的成语 采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饮水知源 示字旁的字 平波缓进 松枝挂剑 霜府 文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