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批答安禄山贺雪兼赐口号

《批答安禄山贺雪兼赐口号》

时间: 2025-04-27 08:37:14

诗句

腊月忻三白,嘉平安四邻。

预知天下稔,先为物华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37:14

原文展示:

腊月忻三白,嘉平安四邻。
预知天下稔,先为物华春。

白话文翻译:

在腊月的第三个白天,大家欢欣鼓舞,祝愿邻里平安。想要预知天下的丰收,首先要让万物在春天里繁华绽放。

注释:

  • 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通常指农历十二月。
  • :欣喜、欢喜。
  • 三白:可能指三天的白天,象征着白雪皑皑的冬天。
  • 嘉平安:美好的祝愿,祝愿邻里平安。
  • :丰收、成熟的意思。
  • 物华春:万物在春天里繁荣兴盛、绽放。

典故解析:

此诗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和对邻里和谐的祝福,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农事的重视以及对团圆与和睦的渴望。腊月是辞旧迎新的时间,诗人在此时写下祝福,体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即唐明皇,是唐朝的一位重要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势辉煌,文化繁荣,尤其是对诗词的热爱,促进了文人创作的繁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腊月,正值农历年末,诗人通过描绘冬季的景象,表达对未来丰收的期待和对邻里安好的祝愿,体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在形式上简单却意义深远,开篇的“腊月忻三白”,以季节的转换为切入点,生动描绘出冬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祥和的气氛。接下来,通过“嘉平安四邻”,诗人表达了对邻里的祝福,体现了唐代社会重视和睦与团结的传统。最后一句“预知天下稔,先为物华春”,则引向了诗歌的主题——对未来丰收的期待,表明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期待,象征着希望与生机。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既展现了自然景象,又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月忻三白:在腊月的第三个白天,诗人利用时间的标志来引入诗歌,暗示着冬天的静谧与纯净。
  • 嘉平安四邻:表达了对邻里安康的祝福,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温暖。
  • 预知天下稔:预示着未来的丰收,表达了诗人对农作物成熟的期待。
  • 先为物华春:强调春天的到来是丰收的前提,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腊月”与“嘉平安”、“天下”与“物华”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用“白”象征着纯洁与希望,冬天的白雪寓意着新的开始。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未来丰收的向往与对周围人们安康的祝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月:象征着旧年的结束与新年的开始。
  • :象征纯洁、希望与新生。
  • 丰收:象征着努力的回报与生活的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腊月忻三白”表达了什么季节的情景?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2. “嘉平安四邻”中“嘉”字的意思是?
    A. 伤感
    B. 美好
    C. 惊讶
    D. 忧愁

  3. 诗中提到的“天下稔”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丰收的景象
    C. 春天的来临
    D. 物华的凋零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交融,后者则强调邻里之间的和睦与祝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隆基与唐代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句 其二 句 其一 初至象郡 其四 初至象郡 其三 初至象郡 其二 初至象郡 其一 绝句 其二 书洛阳名园记后 雨霁约孟有涯中丞游山孟先出郭追之不及 息中山亭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轻日暖 铜打铁铸 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惨苦 兰荪 玉字旁的字 垂头丧气 廾字旁的字 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蛇进 歺字旁的字 踞虎盘龙 齐字旁的字 宽减 劈风斩浪 忍耻偷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