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7:55
赠毛仙翁
崔元略 〔唐代〕
莫将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齐。
度世无劳大稻米,升天只用半刀圭。
人间嗟对黄昏槿,海上闲听碧落鸡。
旌节行中令引道,便从尘外踏丹梯。
不要把凡人和圣人相比如同泥土与云彩,椿菌(意指微小之物)在生长年限上本就不相等。
在世间生活,不必依赖丰盈的大米,想要升天只需一把小刀和圭尺。
在人间叹息面对黄昏的槿花,海上则悠闲地聆听着碧空中的鸡鸣。
在行进的旌节中,令我引导前行的道路,便从尘世之外踏上那通往天界的丹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崔元略,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多表现道教思想,常涉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其诗风多以清新隽永著称,善于运用自然意象表达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以对毛仙翁的赞颂,体现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这首《赠毛仙翁》通过对比凡人与圣人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通过对“凡圣”的对比,立刻引入主题,强调了人类存在的差异和修行的高低。接下来的“度世无劳大稻米”则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漠,显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而“升天只用半刀圭”,则生动地表达了通往理想境界的简单与直接。在这其中,诗人将升天视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哲学理解。此处的“刀圭”不仅象征着修行的工具,更是对道教思想的隐喻,强调修行的重要性。
随后“人间嗟对黄昏槿”展示了人世间的短暂与无常,借助自然景象来反映生命的脆弱。而“海上闲听碧落鸡”则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境,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宁静的境界,远离尘世的喧嚣。最后两句“旌节行中令引道,便从尘外踏丹梯”再次回到修行的主题,表达了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以及在追求自由与真理的道路上,勇于踏出尘世的决心。
整首诗以形象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与修行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强调修行、精神的超越,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莫将凡圣比云泥”的意思是?
A. 人间的差距
B. 生命的短暂
C. 自然的和谐
在诗中,升天所需的工具是?
A. 大稻米
B. 半刀圭
C. 黄昏槿
“人间嗟对黄昏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