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9:17
咏秋兰
长林众草入秋荒,
独有幽姿逗晚香。
每向风前堪寄傲,
几因霜后欲留芳。
名流赏鉴还堪佩,
空谷知音品自扬。
一种孤怀千古在,
湘江词赋奏清商。
在浓密的树林与杂草中,已是秋天的荒凉,
唯有这幽静的兰花在傍晚时分散发香气。
每当微风吹来时,它也显得傲然挺立,
几许霜降之后,仍然渴望留芳。
那些名流对它的欣赏,还是可以佩服,
在空谷中,知音的品味自会流传。
这种孤独的情怀在千古流传,
就像湘江的词赋,演奏出清雅的旋律。
静诺,字不详,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作品多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相互交融。
《咏秋兰》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墨客对自然的审美情怀与内心孤独的深刻反思之际。秋天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成熟,而兰花则代表着高洁与孤独,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兰花的赞美与自身情感的共鸣。
《咏秋兰》是静诺通过兰花抒发孤独情怀的诗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环境与兰花的独特气质。诗的开头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长林众草入秋荒",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凋零,与兰花的独特幽香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将兰花的傲然与坚持表现得淋漓尽致,"每向风前堪寄傲,几因霜后欲留芳",将兰花的傲气与不屈精神升华为一种人生态度。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提到“名流赏鉴还堪佩”,可以看出兰花不仅仅是自然之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社会上对其的赞美与鉴赏,使得它在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后两句“空谷知音品自扬”,将兰花的孤独与知音的珍贵结合,表明即便处于偏僻之地,兰花的美丽与气质依然能够被懂得的人所认可和赞赏,这种精神的追求与表达,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兰花的高洁与孤独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兰花的独特气质,诗人传达了自我价值的坚持与文化精神的追求,反映了一种孤独却坚定的人生态度。
《咏秋兰》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空谷知音”是什么意思?
“独有幽姿逗晚香”中的“幽姿”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