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8:13
郡北最高峰,
巉岩绝云路。
朝来上楼望,
稍觉得幽趣。
朦胧碧烟里,
群岭若相附。
何时一登陟,
万物皆下顾。
这首诗描写的是在易州登上龙兴寺楼,遥望郡北的高峰。北面是郡里最高的山峰,巍峨的岩石让人感觉路途艰险,仿佛直通云端。今天早晨我登上楼顶,稍微感受到那份幽静的趣味。在朦胧的碧烟之中,群山似乎彼此相依。什么时候我能登上这山巅,俯视万物,尽收眼底呢?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号雪舟,唐代诗人,以其“苦吟”著称。他的诗风以清新、严谨著称,常常运用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感受和自然的美。
这首诗写于贾岛游览易州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登高望远的渴望。唐代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许多诗人都喜欢描写山水,表达个人情感。
《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诗人在高处俯瞩,既表现了自然的壮丽,又揭示了个人情感的渴望与思考。诗的开头以“郡北最高峰”引入,立刻设定了一个高耸入云的背景,巍峨的山峰似乎与云层相接,给人以一种高远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巉岩绝云路”描绘出通往高峰的艰险,而这种艰难正是登高所需的勇气与毅力的象征。
在“朝来上楼望,稍觉得幽趣”处,诗人通过早晨的视角,感受到了那种静谧的美感,表现了人在清晨时分与自然相融的愉悦。接下来的“朦胧碧烟里,群岭若相附”则进一步增强了景色的神秘感,仿佛在烟雾缭绕中,群山彼此交融,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最后一句“何时一登陟,万物皆下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向往,期望有一天能够登上理想的高峰,俯视万物。这种渴望不仅反映了个人的追求,也隐含着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和探索。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高峰的向往与追求。诗人通过描写高处的景象,表达了渴望超越自我的情感,渴望站在更高的位置俯视一切的雄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贾岛
C. 王之涣
诗中提到的“郡北最高峰”指的是哪种地形?
A. 平原
B. 高山
C. 河流
诗人希望将来能实现什么?
A. 旅行
B. 登高望远
C. 创作诗歌
答案:1-B,2-B,3-B
贾岛的《易州登龙兴寺楼望郡北高峰》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高处景色的渴望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两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都有对“高”的强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